2014年5月23号,宁波华翔作为一汽-大众的重点供应商,与后者签订了“质量提升协议”,三年的时间里,华翔集团对质量管理的提升总共投入达8000万元。在此期间,华翔针对POAM系统、生产制造系统、质量信息平台、可追溯性平台都实现了质量活动的标准化,信息的平台化,体系内从最初的5家企业被评为A级供应商上升到今天的12家企业评为一汽-大众A级的供应商,三年以来,由于质量的提升活动而直接降低的成本就达到6000万元。
谈到华翔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因,华翔方面的领导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毫无疑问就是其合作方——一汽-大众。
借“巨人之手”打破质量提升瓶颈
作为一汽-大众最早的供应商之一,宁波华翔质量提升存在着瓶颈:整个集团不仅要从“B”升“A”,更关键的是从过去的“推动式生产模式”转变为“拉动式的生产模式”。通过拉动来找出质量问题的瓶颈。从而消除在生产工艺过程当中的浪费。
2014年7月份华翔集团在一汽-大众的高品质战略的引领下,双方召开了一次质量提升的研讨会。作为行动纲领,华翔跟一汽-大众形成了几个文件,第一是双方签订的合作质量改善的意向书。2015年双方确定了,客户那一端的质量目标,也确定了华翔生产过程的质量目标。
在三年的提升过程中,一汽-大众派出的代表深入到华翔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现场,对华翔员工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培训,三年时间里,华翔仅旗下的华众控股就完成了200多项的专项改善项目,更重要的是,在华众控股内部已经树立起“全员质量”的观念,质量管控到工位、到机台、到个人,每一天每个生产车间,针对今天客户那一端,还有市场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所有质量问题,与此有关的每一个人都要参加质量听证会。在华众控股生产车间里,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现场地面上贴上了好多双“脚印”,厂方人员向记者解释:这些脚印分别代表着“主讲人”和每一个参会者,每一个位置都是固定,这样参会人员哪一个缺席可以一目了然。针对最好的部门、车间、当月质量做的最好的那个工人,会进行直接的奖励,而最差的个人,还有部门,则会予以鞭策——除物质奖励外,华众还有一个有趣的奖励:龙虎榜,与之相应的鞭策就是“熊鼠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榜单就明晃晃的贴在一线车间的宣传栏上。
“鞭策”是手段,更重要的是帮生产者、管理者找到提升的办法。
在一汽-大众的帮助下,华众控股在奥迪特的扣分值比提升计划之初的2014年下降了73%,零公里的不良率降低了58%,重大抱怨降低了95%。内外部的质量损失降低了77%,基本上达到了提升计划预期的效果。
“换脑” 提升计划更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
华众控股领导在谈到“提升计划”对于团队改变最大的是什么时,认为最主要的是“思维和态度”:在提升计划之初,团队如果遇到比较难、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就这样了,可能是解决不了的,这个不可能被解决掉”。但在一汽-大众专家的指点之下,团队通过一个个实际例子慢慢明白根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质量问题,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难能可贵。
质量提升活动更提升了华众控股整个团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这种能力,学会了质量一定要用事实和数据去说话。“可能、大概、差不多”这些字眼再也不会在今天的会议上听到了。“用数据来描述质量问题、解决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团队的共识。
拉动式的生产模式的起步就是要单件流,要“工件不落地”的生产。前提条件就是要设备不能够停机待料,保持连续的生产。华众现在推行设备的保全系统,叫TBM保全系统,为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必须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时间进行设备的检查,消除异常。这点说起来容易,但持之以恒并非易事。
一汽-大众同样为供应商提升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仅培训人次就达到每年4000到5000人次,几乎两天就有一次培训,涵盖的业务从非常简单的技工测量的业务直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每年投入的培训费用达200万左右,这是一汽-大众特批的费用。而国有企业一般很难支付这样的费用。“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从供应商提升的效果来看,一汽-大众这笔费用支出非常值得。
仅以华翔为例,在华翔与一汽-大众确立共同完成质量提升计划之初就与一汽大众签了协议,要求一汽-大众帮助华翔完成培训、高层的研讨、和现场促进。从数据来看,仅华翔电子就有320人先后参与了培训,三年期间高层的研讨达到了四次。现场促进则更多,其中18次是帮助企业现场的提高,36次是帮助企业预审、评审,正是这一切,让华翔目前拥有了 11家A级企业。
供应商的“雄心”源于“巨人”给予的底气
华翔定下了相当宏伟的“中期、长期目标”,即“质量的5年、7年工程”。所谓的5年,就是质量不良率每年要较前一年下降50%,客户端的质量不良率,每年要较前一年下降70%。为完成这一目标,华翔将继续和大众的外保部的各位专家合作,在专家的指导和培养、培训指导下,继续提升自己的质量管理能力。
同时华翔也决定“走出去”,到国内一流的企业去学习,把学过来的东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快速的提升自己,从组织结构上、质量管理体系上、质量控制上、过程质量控制上、出厂质量控制上、质量改进上全方位的提升自己。
从实际发展来看,华翔的中长期目标完成同样离不开一汽-大众的强力支持。仅以华翔旗下的华众产品工艺而言,华众的热压和模压工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来源于一汽-大众的要求。反过来供应商也可以先做也一些前期的技术的储备,这样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主机厂的产品也是一个提升。
更重要的是:一汽-大众并不是华翔唯一供应配件的主机厂,一汽-大众在人员培训、工艺指导、材料建议等诸多方面的帮助在整体提升华翔的同时,从更广泛的角度、更高的层面看,对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都起到了间接的提升作用。华翔在行业层面的“雄心”正是来源于胸襟广阔的一汽-大众 所带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