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那些声称要颠覆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者”们的日子似乎不大好过,有的投资人撤资,有的偃旗息鼓。而那些曾经被称为“迂腐的、守旧的、即将被颠覆的”对象,似乎日子过得还不错,不仅不错,他们还在悄无声息地颠覆着“颠覆者”,一汽-大众奥迪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汽-大众奥迪召开的业绩沟通会上,有5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一个是个性化定制,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一个是电池的国产化,一个是服务“人的生活”,再有一个就是“智能制造”。
由此我们联想起工业4.0的概念,工业4.0里面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个性化定制生产,一个是分布式能源。从上述5个关键词,人们似乎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奥迪在华战略的大模样——将德国的工业4.0全面在中国落地。此时,“颠覆者”们在风投的推动下,似乎刚进展到样车阶段,距离他们描绘的“伊甸园”还有十万八千里。
【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
从2016年《选车网》对一汽-大众奥迪的采访中发现,其A级供应商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值化生产,针对奥迪经销商的全数字化战略已经推行了两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说:“去年,已经针对奥迪A3、奥迪A4L、奥迪A6L和奥迪Q7展开了个性化定制的尝试,将来还将扩展到所有量产车型。”数字化是个涉及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也是个没有尽头的事业,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说:“我们正在与IBM、华为、清华等世界领先的信息科技机构合力建设一汽-大众‘智慧工厂’,打造智能化的生产体系能力。目前,一汽-大众已拥有一整套本土化研发能力,供应商体系能力、经销商体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颠覆者”们尚不具备在全产业链实现数字化的能力,当然,他们或许已经具备了一些类似的想法。
与“颠覆者”们的电动车不一样的是,一汽-大众奥迪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是建立在全数字化平台基础之上的,是以全价值链本土化为依托的。所谓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移动终端的支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承载手机移动端的任何功能,以及手机所无法承载的功能,这就是荆青春所说的“人的生活”。对于“人的生活”,荆青春解释得相当朴实:“帮助用户打造覆盖衣、食、住、行、乐等全方位的品质生活,成为用户的‘生活好管家’。2016年,通过实现出行、健康、亲子、旅游四大领域的‘异业合作’,满足用户生活中的不同需要,打造‘奥迪生活圈’。未来,我们还会将数字化的手段,运用到购车、养车、用车、换车等全部场景之中,带给用户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体验。”如果用“颠覆者”的语言来描述,不就是所谓的“生态圈”吗?如果一汽-大众奥迪将上述服务一一落实,那么基于智能汽车的电商平台不就应运而生了吗?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人流、物流、能源流、资金流的载体,一汽-大众奥迪如此扎实地稳步推进,让“颠覆者”们何以为生?
在很多“颠覆者”看来,汽车制造的门槛很低,要什么技术都能买到,自己要做的就是将买来的东西拼装成汽车,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自动驾驶、自动控制核心的就是控制模块,这些控制模块甚至都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获得,但“颠覆者”们真的是外行。就是被他们鄙视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他们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如今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才出现了“新技术井喷”的新局面。一汽-大众技术总监李丹介绍说:“未来一汽-大众将在更多的新兴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如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身轻量化等,以充足的技术储备,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方面,“颠覆者”们奉行的是“合作共赢”,即与电池制造商合作,让电池制造商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电池。而一汽-大众奥迪则在“笨拙”地推进电池的本土化生产,据李丹介绍:“在核心电池与电控领域,已获得了15项专利授权。”也许“颠覆者”们认为,电池就是电动车的储能器,没有必要自己搞。实际上电池是未来分布式能源最基础的储能器,而不仅仅限于新能源汽车。如果一汽-大众奥迪将电池的制造技术掌握在手里,并掌握核心技术,那么未来销售的奥迪可能就不是一辆汽车了,而是包括家庭发电、储能、输送等在内的一整套电交易系统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能源载体。如此发展下去,“颠覆者”们岂不是被颠覆了?“颠覆者”们认为“迂腐的、保守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其实是一群既有理想,又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并将这一切变为现实的实干家,而不是善于制造概念用以圈钱的忽悠家。
“颠覆者”们也许不理解,为什么这些愚钝的汽车厂家一夜之间就把自己颠覆了?其实,“颠覆者”们确实看到了发展的大方向,也看对了大方向。所不同的是,“颠覆者”们是从IT角度看到了大方向,但太不了解汽车产业了,因此狂妄加无知地喊出了“颠覆”的口号。汽车界则是从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角度看待未来,并一步步地寻求解决方案,再加上汽车厂家做事都从来都很低调,这掩盖了他们睿智的、锐意进取的一面,正所谓“难得糊涂”。
也正因为如此,“颠覆者”们必然被一汽-大众奥迪这类闷头干活儿的“笨蛋”所颠覆。在资本市场的投机者看来,“痛点”就是钱眼。这是对的,但是说出“痛点”的未必是真正能够消除“痛点”的,就如同诊病与治病不是一回事,真正能治病的大夫绝不是夸夸其谈者。没有全产业链“智能制造”的基础还敢谈“生态圈”?还敢喊“颠覆”?更遑论“让中国第一次站在世界汽车的最前端”。
正是这种视角和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一汽-大众奥迪必然成为颠覆“颠覆者”的主力军。确切地说,一汽-大众奥迪并没有颠覆“颠覆者”的主观动机,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已经令“颠覆者”们望尘莫及,他们只要干好自己所布局的一切,那些“颠覆者”们定然失去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