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长达数年凤凰涅槃般的转型蜕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下,奇瑞迈入了以技术、品质、国际化为核心的“战略转型2.0”时代,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化蛹成蝶。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奇瑞集团全年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28%,创下历史新高。其中,2.0新品贡献度达到80%,带来销量结构质的飞跃。主力产品价格区间上升到8万~15万元,杀入合资品牌垄断的价格区间。
究其内里,正是创新引擎驱动下的战略转型使奇瑞化蛹成蝶。
奇瑞的转型之路始于2010年。当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疯狂地价格绞杀,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需求逐步升级,自主车企造什么产品都能卖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了。
彼时,奇瑞一直占据着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董事长尹同跃在奇瑞销量凯歌高奏的时候踩下了急刹车,并且喊出了那句此后被广泛引用的豪言壮语: “就算销量跌出10名开外,奇瑞也要进行战略转型。”从那时起,奇瑞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新变革之旅。
当时,奇瑞管理层深刻地意识到——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根本差距是体系能力,这是需要千锤百炼的“内家功底”,是品牌“向上”突破天花板的关键所在,也是创新变革面临的首要问题。
坚定了转型的信念后,奇瑞开始了体系调整。以研发体系为例,过去奇瑞有5个整车研究院,每个研究院都设有车身、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和整车集成五大板块,自成封闭的小体系。换句话说,变革前,奇瑞数千人的开发团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去开发几十种不同的产品;转型后,全部研究院合并成一个总院,奇瑞集中优势资源用体系和流程驱动来开发同一款车型。
奇瑞创新变革的战略转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战略转型1.0”阶段,奇瑞的重点任务是构建“V字型”正向开发体系。历经了长达数年凤凰涅槃般的转型蜕变,奇瑞在2015年年底顺利完成“战略转型1.0”阶段目标,成为首个实现500万辆下线的自主品牌车企。
进入“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在重新梳理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九大运营体系的基础上,奇瑞全面推行全球一体化的CPS(奇瑞生产方式)和TPM(全面生产管理)模式,深化体系能力建设,为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显著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一年开始,奇瑞正式迈入以技术、品质、国际化为核心的“战略转型2.0”时代。
从“战略转型1.0”到“战略转型2.0”,奇瑞的显著变化是产品品质达到了“自主领先,比肩合资”的水准。当艾瑞泽5、瑞虎7、瑞虎3x等奇瑞新一代产品陆续登场的时候,人们惊喜地发现,奇瑞全新一代2.0产品和过去的产品“完全不一样了”。焕新的产品设计、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充满活力的品牌形象,让新一代产品一上市,就迅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2016年3月份上市的艾瑞泽5,仅用253天就突破10万辆大关,目前总销量15万辆,成为中国销量增长最快的自主品牌A级轿车。去年9月份上市的瑞虎7,销量增长迅速,单月销量连续破万。年底上市的瑞虎3x,也聚焦更加年轻的SUV市场,奇瑞2.0产品呈现出爆款态势。
销量增长的同时,奇瑞主力产品价格区间从过去的5万~8万元,升级到2016年的8万~15万元。这意味着,随着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奇瑞逐渐进入到被合资品牌垄断的价格区间,迎来了与合资品牌近身较量的崭新阶段。
如果说自主创新的正向体系撑起了奇瑞品质的“脊梁”,那么先进的造车流程和机制就打通了奇瑞制造高品质产品的“任督二脉”。
在“V字型”正向开发体系的基础上,奇瑞建成了以奇瑞上海技术中心(CTCS)为引擎,以芜湖汽车工程研究和研发总院为核心,融合观致、奇瑞捷豹路虎的研发人才和流程的协同研发机制。作为奇瑞大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4月首次公开发布的CTCS,汇集了来自宝马、通用、福特等国际汽车公司的顶尖人才,致力于开发奇瑞全新下一代车型。大研发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奇瑞的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6年年底,奇瑞累计申请专利14316件,授权专利9155件,拥有发明专利2475件,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由此可见,通过体系变革释放出活力和创造力,构建起先进的造车流程,打造出完全正向开发的2.0新产品,是奇瑞实现复苏的根本所在。而通过创新营销推动品牌形象年轻化,则使奇瑞的市场营销也同步进入了2.0时代。
2016年4月,奇瑞在北京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核心价值——“FUN 精彩无限”,向外界展现了一个年轻化、国际化的奇瑞品牌新形象。同时,奇瑞邀请郑恺代言艾瑞泽5、瑞虎7,并与王牌综艺娱乐节目《中国新歌声》展开跨界合作。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营销活动,奇瑞品牌拉近了与目标消费人群的情感距离。
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奇瑞2.0产品在整个销量结构中的占比已经达到80%,而其中85后年轻用户占比提升到55%。至此,奇瑞成功建立起了让年轻消费者接受并喜爱的品牌形象。
在国内市场迎来爆发式突破的同时,转型后的奇瑞凭借强劲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实现逆转,并在重点市场形成了绝对优势。
2016年,奇瑞累计出口销量88081辆,占据全年自主品牌出口的28%,连续14年位居中国汽车出口销量第一。如今的奇瑞,已在全球拥有超过120万人的海外消费者群体,成为传递友好合作与大国自信的“中国名片”。
国际市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与奇瑞整合全球资源、创新合资模式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奇瑞集团以奇瑞、观致、奇瑞捷豹路虎为主体,分别在价值品牌、溢价品牌、豪华品牌层面与合资品牌展开全面竞争。这三大主体协同发展,在体系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先进技术、流程、人才资源的流动互融,推动奇瑞建立了全球化大研发体系、CPS生产方式,构建了“大奇瑞”开放创新的生动局面和立体化的品牌战略格局。
曾经,追求销量、速度和规模的奇瑞,取得了连续12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被誉为“自主品牌旗手”;如今,聚焦质量、效益和品牌的奇瑞,虽然牺牲了销量与部分荣誉,但却换来了品质以及体系能力建设的大幅提升。
企业转型,如同化蛹成蝶,是新生,也意味着痛苦。如何顺畅地完成转型,有效地化解阵痛,不仅拷问着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生命力,也拷问着企业管理层的毅力,胆识和信念。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正式迈入“战略转型2.0”时代的奇瑞汽车,无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