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车企动态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时间:2016-12-27  汽车商务网  

        2016年即将落幕,这一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可谓风云变幻。紧凑型轿车市场增速虽然放缓,但整体走势还是稳健上升,即使被来势汹汹的SUV冲击了不少市场份额,但仍然稳坐汽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各国车系在轿车市场里也是大放异彩,中国品牌吉利帝豪、美系别克英朗、德系大众朗逸、日系日产轩逸都是全国A级轿车销量前十的常驻嘉宾,从销量数据来看也是各系车当之无愧的年度销量王。尤其是吉利帝豪,是唯一闯进全国A级轿车销量前十的中国品牌汽车,被称为家轿“中国第一车”。下面就一起来扒一扒。

中系:吉利帝豪

吉利帝豪自2009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破百万,今年更是月月稳坐中国品牌轿车销量榜首,是当之无愧的年度销量王。吉利帝豪年轻时尚的造型、人性化的丰富配置、过硬的品质和超值的售价使其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频繁的更新换代使帝豪品质不断向上、与时俱进,在10月底推出的新帝豪百万款更是将销量推向一个新高峰。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吉利帝豪正是迎合年轻人审美的产物,年轻时尚的“外貌”集合当下市场最流行的趋势。就拿最新推出的新帝豪百万款来说,前脸水滴涟漪回纹上格栅配上吉利新车标,辨识度极高;夸张灵动的大灯和LED导光带,亮眼夺目,符合年轻人追求尊贵品质的要求;16英寸铝合金钛灰轮毂搭配红色卡钳,不仅刹车效果好,开起来也很拉风;另外,新帝豪百万款还在前翼子板处增加了“1 MILLION”荣耀勋章,显示百万款独有的纪念意义。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能吸引多数消费者的车当然不只有外表,舒适的内饰和人性化的配置也是成为销量王的原因之一。6向电动调节的真皮座椅能让驾乘者感受到超值的舒适度;软质搪塑仪表台不仅有极佳触感,而且使用安全,在发生危险时还能吸能,缓解车内人员的碰撞力度;车内还配备全自动恒温空调和PM2.5高效滤芯,相比外面越来越糟糕的空气质量,健康清新的车内环境更让人放心。另外,动力方面一如既往的低排节油,发动机可选1.5L自然吸气和1.3T涡轮增压,变速箱可选5档手动、6档手动和CVT无级变速,共8款车型能满足消费者各种购车需求。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小结

新帝豪百万款的整体品质是向“3.0精品化”迈进的,而且,它最近还获得了C-ECAP白金评价,是目前唯一获“C-NCAP五星认证”和“C-ECAP白金评价”双料安全认证的中国品牌轿车。只能叹服一句:厉害了,我的帝豪!可以说,吉利帝豪能够成为中国品牌轿车销量王,与帝豪愈加精进的品质有本质关联,但同时也与吉利愈加普遍、深刻的品牌影响力有关。吉利汽车让国内消费者看到了中国品牌汽车的高品质,看到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的前景,这也许是吉利帝豪比成为销量王更有意义的成就。

美系:别克英朗

别克英朗一直是被国人认知度很高的一款车,尤其是全新英朗上市以来,销量基本稳定在全国轿车排行的第3、4名,有网友粗暴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了它热销的原因:便宜、好看、有面儿。其实相对于美系车一贯的粗放、狂野、大排量而言,别克英朗明显与众不同,是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迎合中国消费者口味而生的精致、安全,也难怪能成为美系轿车在中国的销量王。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英朗的造型被很多消费者所喜欢,沿用家族特征的设计语言,最显著的要数正面的直瀑式格栅,搭配展翼式HID大灯,辨识度非常高。另外,由于其车身相对紧凑,所以巧妙地以过渡平滑的曲线打造精致动感的车身。英朗的内部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座椅设计,以乘客舒适为设计理念,3D立体设计配上高织面料,再结合别克独创的座椅竖向裁片,将驾驶员的疲劳感降到最低,这舒适的乘坐感是最被消费者称道的地方。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年度盘点:2016年度中美德日系轿车销量王

必须说,英朗的安全性能很不错,满足C-NCAP碰撞安全测试五星标准的BFI一体化车身结构,既有车身强度,整车重质也不至于太高。另外,车身高强度钢板使用率超过65%,焊接成稳定的环形结构,再搭配胸臀一体式气囊,形成刚柔并济的安全保护,同时还配备TPMS智能胎压监测功能,能及时监测和报警,行车安全妥妥的。在配置上,虽然没有太大亮点,但基本行车配置还是对得起它的价格,属于“无功亦无过“型。

小结

英朗在国内的走红,可以说是美系车在中国的“剑走偏锋“,精致设计和小排量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最重要的是,别克英朗这个牌子开出去有面儿。当然,如果英朗能在配置上更走心,带给大家多一些惊喜的话,市场表现可能会更好。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