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而言,专业的汽车媒体除了能够提供给他们各种新车资讯,对于车辆的试驾体验、产品品质评测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也正因为此,由权威组织发布的汽车品质报告一直是全球消费者选择汽车产品的重要依据,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德国《汽车画刊》年度质量报告、美国消费者报告和J.D.Power新车质量调查等。
在这其中,德国《汽车画刊》(AUTO BILD)年度质量报告以其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及第三方客观的立场在德国汽车工业界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上万名车主、上百项技术检测成就一份质量报告
《汽车画刊》隶属于德国最大传媒集团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公司,创刊于1986年,一直致力于通过翔实独立的测试数据,专业的技能指导以及为读者服务的理念,为汽车消费者提供决策性的支持,目前在全球拥有35个多语言国际版本,广受各国汽车消费者的追捧 。
作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汽车杂志,《汽车画刊》自2001年开始发布年度质量报告,从可靠性、长期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几个方面对最重要的20种汽车品牌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是根据对上万名名车主的调查、700万例技术检查、对修车行的调查、各车的保修情况和10万公里长时间试验综合得出的。
正如《汽车画刊》主编Matthias Moetsch所说,“对车辆质量的检测靠的不是对新车的第一印象,我们要看的是一辆车开了三五年后的质量状况,以及汽车厂家对质量的长期保证。”
《汽车画刊》的评分依据七项指数进行,包括委托德国最大的民意检测组织Forsa进行的涵盖8000多名受访者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车辆召回及故障发生率统计;涵盖900万项技术检测的TÜV调查;厂商质保;《汽车画刊》 进行的车辆长期测试结果、车辆定点测试结果、以及超过1万份的读者来信分析结果。
在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受访者会对自己车辆的品质作出1-10分的评分。在2015年的报告中,沃尔沃获得了9.3分的最高分,大众得分8.6分,起亚获得8.5分,菲亚特仅得到7.6分排名垫底。
对车辆召回及故障发生率的统计包括汽车发生过什么故障;是否影响到了车辆安全;涉及到的汽车数量;厂家对故障的处理;车辆故障信息是否透明准确以及消费者是否得到妥善对待等等。在这项评分中,大众由于柴油发动机排放作弊以及Polo车型的安全气囊问题得分较低,而2015年起亚在德国的召回次数为0,获得较高得分。
TÜV调查可能对许多国内的消费者比较陌生,Technischer Überwachungs-Verein即德国技术监督协会,是一家拥有140多年经验的国际化认证机构,被德国政府授权担任车辆周期性检测。检测内容包括233个车型总计890万辆汽车的制动,转向,悬架,车身和灯光系统,如此巨大的样本量很好地保证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在厂商质保政策上,韩国起亚品牌成为了在质保承诺上唯一一家获得1分的厂商,七年十五万公里的保修确实秒杀其他一众品牌。
10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用严谨打造品牌
说到《汽车画刊》的耐久性测试,许多读者都应该不陌生。据说在汉堡的杂志总部,评测编辑们一年有300多天都在驾车测试中。
“近10万公里是认证一辆车是否耐用的最佳累计里程。”《汽车画刊》的记者们透露,在这个过程中测试人员每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上面记载着车的油耗、保养和质量状况,以及人与车的磨合中所发生的各种故事。
这项超长时间测试会记录近百款汽车在0到10万公里期间的维护成本、故障情况以及10万公里后的保值情况,还会在10万公里后将整车彻底拆解,检查是否有潜在磨损等等。在车辆定点测试时,故障车辆会被送到厂家签约或者直属的服务站进行检修,根据服务站的故障检测和维修能力以及对消费者的服务标准来对服务站进行评测。而最后一项读者来信,则是对上万份读者来信中对汽车质量的投诉进行汇总分析的结果。
日韩系领跑排行,德国本土表现堪忧
在2015年的报告中,起亚以2.14分的高分排名第一,前五名中都是日韩系品牌,而德系品牌得分最高的是排名第七的宝马,大众倒数第二,菲亚特则再次垫底。
Matthias Moetsch认为,韩系品牌成绩突出并不让人意外,“丰田过去三年都是排名最佳,今年却只拿到了第三,和本田与现代并列。汽车质量是一项需要不断改进的长期工作。德系的排名不好,尤其是大众车主反映的问题一大堆,这一点应该引起本土品牌的重视。”
2007,起亚在这项报告的24个汽车制造商中排名还只有第二十位,而通过八年的不断努力,已经跃升至第一位。在其他国家的调查排名中,起亚的表现也很好,比如美国的J.D.Power新车品质调查中起亚也排名第一。
德国品牌的排名下滑,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汽车画刊》这项调查报告的客观和严谨。一直以来,德国媒体对于本国的汽车品牌都有着同样严苛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工业国家所应该拥有的态度。也正是这份严苛,才造就了《汽车画刊》质量报告的权威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