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网约车数据接入监管平台的方式和数据上传及保留时限。这是继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关于网约车监管的最新政策。这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网约车将被纳入统一的行业监管体系中,盲目扩张已不可能。
2018年开始,网约车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网约车乘客分流完成度增高,未来想要继续扩大用户增量已越来越困难。深挖用户存量、提升用户粘度可能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这也意味着各企业的发展难度将攀升。
盲目扩张已不可能
自《网约车试行办法》颁布以来,网约车市场开始退烧,政策逐渐趋紧趋细,网约车行业开始告别资本驱动的急速扩张阶段。2018年1月美团打车因低价竞争问题,被上海交管部门约谈并责令整改。过去无往不利的价格战在未来可能难以为继,行业整体呈现规范化发展趋势。
过去的补贴大战对于培养网约车用户的使用习惯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点必须承认,虽然各大网约车企业在这一进程中烧掉了上百亿的资金。在这一举措下,大量的用户对网约车有了认知,开始了尝试,并且逐渐认可了这种出行方式。然而靠补贴“吸引过来”的用户总会被补贴“吸引过去”,各平台也逐渐意识到,靠补贴抢来的客户并不是“真客户”,盲目的扩张已经不再适合这个市场环境。
现阶段深挖客户是关键
野蛮生长让网约车迅速壮大,但也留下了不少“坏习惯”,即使是新规这一剂猛药也没能迅速见效。从去年央视频频曝出滴滴快车司机为赚奖励拒载,到今年上海市消保委通报滴滴、易到和神州加价率过高,网约车行业仍有大量不规范行为存在。甚至部分网约车平台还存在实际车辆与平台登记不符、计价不清等严重违规问题。
问题出现之初,用户其实是最敏感的,用户流失危机恐怕随时都要上演。随着网约车数量和用户规模的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成为横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深挖用户需求修炼平台内功方面,曹操专车做得堪称“教科书”。例如曹操专车只坚持一个定价原则——“高峰雨天不溢价”,并且承诺不绕路、不拒载,同时还推出了“动态折扣机制”,根据城市当前的用车需求和车辆配比,系统自动测算折扣比例,在基础价格上进行降价,降低用户出行成本。这些用户体验的提升不但增加了曹操专车的用户粘度,也为曹操专车带来了更大的用户规模。
新的经营模式或在路上
从整个行业发展态势看,网约车企业也正在分道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例如,首汽集团与北京祥龙、上海大众出行等出租客运公司合作搭建开放加盟平台;神州优车围绕汽车服务,构建租车、专车、汽车金融、汽车电商四大运营体系支撑未来发展;滴滴调整平台价格策略,部署多元化业务格局,拓展拼车、租车服务,以及海外市场营运业务。曹操专车则以“新能源绿色出行”为核心开展网约车、互联网分时租车、同城直送、同城O2O移动电商、曹操碳银行等业务,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一站式的低碳生活方式。
网约车竞争的下半场,各企业来势汹汹,但盲目扩张早已不合时宜。“此一时彼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2018年网约车新“王者”或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