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法国DS的一款能够开动的纯电动概念车,这款车也采用了大屏幕的设计,只是设计风格更加璀璨、绚丽、浪漫,但设计思想是一致的——向自动控制方向演进,用触摸屏替代旋钮,或者说,这是一款特斯拉和传统汽车企业设计思想相融合的产物。
在这方面,大众集团的设计师显然在触摸屏方面有更加务实的想法,例如在本届日内瓦车展上,大众展出的概念车,不仅整个仪表台都采用了触摸屏,甚至连开闭车门都用手触摸,摒弃了原来无钥匙进入的系统,取消了门把手。尽管还没有达到奔驰F015的数字化水平,但更接近量产车。
大众旗下的斯柯达SUV概念车VisionS的出现,给SUV的设计带来了一缕新风,大型触摸屏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尽管是一款概念车,但VisionS已经能够驾驶,与量产车已经非常接近了。如下图所示,VisionS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仪表台设计布局,横置的超大屏幕非常容易实现模块化。这种设计意味着触摸屏与CAN总线系统完全融合在一起,整车各个系统的集成性会更好,整车在驾驶中的整体协调感会更好、更安全。当然,永远会有人怀念齿轮对齿轮那种可靠的机械传统,那种原始的人机对话模式,但智能化毕竟是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综观日内瓦车展上各家在触摸屏运用方面的思路,应该说,用数字化触摸屏替代旋钮、按钮的时代就要降临了,这将成为厂家竞争的一个全新的制高点。这也是通向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且是关乎着未来的成败一项关键技术。
尽管不同品牌间的设计风格有所不同,但在整车数字化方面,各家显然给出了和奔驰一样的答案——我们不会只做硬件供应商。毕竟互联网公司在如何实现机械部分的数字化控制方面没有经验,而在大数据面前,整车厂的经验积累绝不少于互联网公司。由于汽车厂家的资金实力远远超过互联网公司,不仅可以重金挖人过来搞设计,甚至可以购买拥有关键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反之,互联网公司绝做不到。但无论如何,互联网公司于传统汽车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虎视眈眈的互联网公司或许无法吃掉传统汽车,但促进汽车行业整体向数字化方面转型是一定的,车载屏幕的变化只是这种竞争关系、这种从机械化到数字化演进过程的表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