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驶向未来的“中国答案”:长城汽车如何为地球降温

时间:2025-11-13    管宏业 宋家婷

 亚马逊河的氢能船+联合国峰会上的车队。

20251113_054232_015.jpg

当全球气候治理迎来《巴黎协定》十年大考之际,一支由长城汽车提供的100辆新能源车组成的车队,成为会议举办地巴西会场内外的焦点——这是长城汽车首次以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联合国高级别议程中。

20251113_054232_016.jpg

这些车辆不仅是大会的官方出行保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中国答案”——面对气候治理的全球使命,中国企业正在从旁观者、追随者,蜕变为以技术和战略深度参与的“共建者”。

陆车船齐上阵!联合国舞台上的零碳“双线秀”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届缔约方会议(COP30)的官方合作伙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队将在会议举办地,有着“亚马逊雨林门户”之称的巴西贝伦市度过十多个清晨与夜晚,它们承担着与会代表的日常通勤任务。

这些搭载长城汽车智能混动技术的车辆,以低噪音、零排放的行驶表现,成为气候科学家、政府官员和NGO代表们体验中国新能源技术的“第一触点”。

20251113_054232_017.jpg

与此同时,在贝伦码头,一艘看似普通的科考船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它便是搭载了由长城汽车旗下公司未势能源提供的“国内首制船用移动式氢能发电舱”的绿色氢动力船。

这艘由未势能源联合海大清能研发的科考船,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模块化集装箱设计,将燃料电池、储供氢系统等关键组件完整地纳入集装箱内,可直接固定于船舶甲板。这一设计堪称创新,不仅大幅简化了安装流程,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维护便利性。

该氢能系统融合了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模块化氢能管理技术、船舶专用氢安全技术及智能化自适应控制算法,能高效地将氢能转化为电能,为科考船提供稳定的日常电力供应。

它的魅力在于,能够实现“水制氢”的能源闭环,只要拥有水源,它就能在生产氢能的同时实现全程零碳排放。

20251113_054232_018.jpg

长城汽车官方透露,这艘将服务于亚马逊雨林科考任务的船舶,将在大会结束后继续沿亚马逊河深入雨林,以零排放清洁动力支撑气候考察工作,为全球气候研究注入“中国智造”的绿色力量。

从保障通勤的陆地车队,到探索未来的水上氢能,可以说,长城汽车在COP30的舞台上,完成了一次从“会议服务商”到“技术示范者”的角色升级,也让抽象的“碳中和”目标,变得可感、可知。

混动+纯电 氢能,“三驾马车”跑遍全球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1.5℃温控目标的迫切需求,长城汽车在COP30期间展示的不仅是单一产品和技术,更是一整套应对不同挑战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拒绝“一刀切”的多元化技术路径。

不同于汽车业押宝单一技术的倾向,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长城汽车坚持以“泛内燃机化、新能源多元化、油电平等化”的全动力战略,构建起覆盖全场景需求的全动力生态。

其中,长城汽车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作为成熟落地的解决方案,已在全球市场得到验证。

该技术通过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创新构型,以3擎9模动态切换与智能能量管理,车辆可根据城市通勤、高速巡航、越野穿越等不同场景自动适配动力模式,既解决了传统燃油车高油耗问题,又弥补了纯电车续航焦虑,有效实现了“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

20251113_054232_019.jpg

在纯电领域,长城汽车依托蜂巢能源布局了磷酸铁锂、三元、钠离子、固态等多化学体系电池解决方案,其快充短刀、龙鳞甲电池及800V快充架构等核心技术水平皆处于行业前列。同时,其规划的经济性、长续航、高性能三种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今年1-8月,蜂巢能源海外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暴增593.4%,跻身全球(不含中国)装车量排名前十。

20251113_054232_020.jpg

在氢能领域,长城汽车依托“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模式,未势能源已建立起覆盖中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的“四国五地”研发中心,组建了“千人级”国际化研发团队。

COP30展示的氢动力船,与今年8月落地巴西的“新长征1号”氢能重卡(南美首辆氢能重卡),分别实现氢能在水上科考与公路物流场景的突破,也是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迈出的坚实一步。

20251113_054232_021.jpg

现在回头看,正是源于对全球市场能源结构差异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纯电、混动、氢能多技术路线并举的战略,让长城汽车在不限于中国,更是放眼全球的新能源赛道上,具备了多线作战能力。

扎根当地筑生态,长城汽车“出海长期主义” 玩真的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为不同地区、不同场景提供最适合的低碳出行选择。”长城汽车的多元化战略也体现在出海生态的打造上。

从1997年第一辆长城皮卡出口中东开启出海征程,到如今以“生态出海”模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参与者,长城汽车用二十余年时间完成了从单一产品输出到研、产、供、销、服“生态共建”的三级跳。

20251113_054232_022.jpg

长城汽车“生态出海”的核心,是构建“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本地化生态,实现与当地生态的共生共荣。

以巴西市场为例,长城汽车在巴西已完成从产品出口到生态构建的全面布局。

位于圣保罗州的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就是生动体现。这座现代化工厂占地120万平方米,集焊接区、机器人涂装线、装配线及完整物流体系于一体,实现了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与柴油动力的共线生产。

20251113_054232_023.jpg

在供应链上,长城汽车也实现了本地化布局。目前,当地已有105家本地供应商与长城汽车签署协议,涵盖座椅、轮胎、玻璃等零部件,形成了圣保罗州的“4小时供应链圈”。到2026年,工厂计划将本地采购比例提升至35%,为向拉美市场出口奠定基础。

市场表现印证了长城汽车生态出海这一战略的成功。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巴西销量达1.57万辆,同比激增19.8%,超出行业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在品牌建设方面,长城汽车在巴西获得了卓越职场研究所颁发的最佳雇主品牌奖项。

20251113_054232_024.jpg

在全球市场,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拥有超1500万用户,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总销量超200万辆。建成了包括泰国罗勇工厂、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等三大全等工艺生产基地,并在厄瓜多尔等地建立了KD工厂。

长城汽车的生态出海实践,本质上是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优势、制造能力与本地化运营相结合的成功探索。其连续多年超百亿的研发投入,为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而“扎根当地,共创价值”的生态理念,使得长城汽车从产业生态到文化认同实现了全方位的融入。

人汽结语:

当世界站在气候行动的关键十字路口,需要的不仅是承诺,更是切实的行动。

长城汽车以在COP30的实践证明:从亚马逊河上航行的氢能科考船,到保障大会通勤的新能源车队,再到深耕巴西的本地化产业链,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与战略视野,正在成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