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中国车市"动力革命"功成 内销出口满格电

时间:2025-11-13    谢人杰

 一边是渗透率51.6%,一边是出口翻倍,10月车市“电闪雷鸣”

20251113_053721_001.jpg

当“金九银十”的收官之战落下帷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10月数据,为2025年的车市绘就了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图景:当月汽车产销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乘用车稳健增长、商用车强势回暖,新能源汽车以超 50% 的渗透率成为市场核心引擎,出口贸易则延续高增长韧性,中国汽车产业正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加速转型。

20251113_053721_002.jpg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单月渗透率,历史性地突破了50%大关,达到51.6%。这是一个临界点的信号。它不再仅仅是“增长”,而是宣告了“主流”的易位。燃油车与电动车的攻守之势,在2025年的这个秋天,完成了根本性的转换。

“半壁江山”与“出海质变”

10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产销同比实现超过8%的增长,势头稳健。但真正的故事藏在结构里。

171.5万辆——这是10月新能源汽车交出的销量答卷。这意味着,在中国每卖出100辆新车,就有超过51辆是新能源车。其中,乘用车领域的渗透率更是高达57.6%。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宣告了电动化出行从“选项”变为“首选”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20251113_053721_003.jpg

与内销的“量大管饱”相呼应,出海则展现了“质价齐升”的强劲韧性。10月,汽车出口66.6万辆,继续稳居60万辆以上的高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5.6万辆,同比暴增99.9%,近乎翻倍。

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对比是:1-10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5.1%,而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激增90.4%。中国汽车的全球竞争力,其引擎已经明确无误地从“燃油车性价比”切换为“电动车技术与产业链优势”。比亚迪10月出口8.4万辆,同比增长1.8倍的亮眼成绩,正是这一趋势的最佳注脚。

20251113_053721_004.jpg

“内卷”的主战场:10-20万级市场定生死

数据的另一面,揭示了当下车市竞争最残酷的角斗场。

在传统燃油车世界,10-15万元区间仍是绝对主力,但销量同比下滑8.6%,显露出被挤压的窘境。而新能源车的主力阵地,则牢牢锚定在10-20万元区间,1-10月累计销售544.6万辆,同比增长29.4%。

20251113_053721_005.jpg

这个价格区间,是中国最广大的家庭购车市场,是过去合资品牌赖以生存的“基本盘”。如今,这里已成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贴身肉搏的核心战场。无论是比亚迪的“电比油低”策略,还是吉利、长安等推出的众多明星混动、纯电车型,都在这个区间内短兵相接。谁能在这里站稳脚跟,谁就掌握了中国车市的主动权。

商用车:沉默的“绿巨人”正在苏醒

当聚光灯大多打在乘用车身上时,商用车领域,特别是其新能源化进程,正以一种沉默但迅猛的姿态追赶。

20251113_053721_006.jpg

10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8.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52.4%,渗透率已达30.9%。这意味着,在物流车、公交车、重型卡车等创造实际价值的领域,电动化转型正在加速。相较于乘用车,商用车的电动化意味着更直接的运营成本下降,其推进速度一旦起来,对整体能源结构和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同时,天然气重卡销量同比增91.6%的数据也提示我们,在通往零碳的道路上,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仍在并行发展。

格局重构:巨头座次与“后来者”的机会

从企业格局看,1-10月销量前十的集团中,吉利以41.4%的同比增速领跑,展现出极强的产品周期和市场冲击力。而比亚迪、上汽则稳居第一梯队。

20251113_053721_007.jpg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出口前十”的名单。前十企业中有七家实现正增长,但增速分化巨大。除了比亚迪的倍增,奇瑞继续以超12万辆的月出口量稳坐头把交椅,其长期深耕海外市场的策略进入收获期。

20251113_053721_008.jpg

这揭示了一个新的现实:在国内市场增速逐渐放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出海”已不再是巨头的专利,更是所有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中国车企的必答题。 全球市场,正成为中国品牌消化产能、提升品牌、规避内卷的新蓝海。

行业隐忧:政策延续性待解,燃油车承压

尽管 10 月车市表现亮眼,但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最核心的问题是政策延续性尚不明确,当前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效果显著,而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实施细则尚未发布,这可能影响企业生产规划和消费者购车决策,进而导致市场预期波动。

传统燃料汽车的生存空间持续被压缩。10 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 119.7 万辆,同比下降 0.9%;1-10 月累计销量 1114.3 万辆,同比仅增长 0.6%,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细分市场中,10-15 万元区间作为传统燃油车的主力价格带,1-10 月销量同比下降 8.6%,而新能源汽车在该区间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20251113_053721_009.jpg

此外,市场集中度提升也意味着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持续抢占份额,部分中小品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出口增长背后也面临着海外贸易壁垒、本地化生产不足等问题,如何持续巩固海外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汽车企业需要长期应对的课题。

展望未来,“十五五” 开局之年的促消费政策将继续为车市提供支撑,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仍将是核心增长引擎。但行业更需要稳定的政策预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尾声:政策窗口期与不确定的明天

中汽协在总结中特意提到,“车企抢抓政策切换窗口期”。这委婉地指出了当前市场热度背后的推动力之一——“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但其延续性尚不明确。

20251113_053721_010.jpg

市场的繁荣需要稳定的预期。在“十五五”的开局前夜,行业期盼的是相关优化政策及细则能尽早明确,为这艘刚刚驶过电动化历史临界点的巨轮,指引更清晰的航向。

50%的渗透率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意味着,接下来的每一场竞争,都将是电动化世界里的“总决赛”,而中国市场,已然是全球最激烈的赛区。

20251113_053721_011.jpg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