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北汽极狐T1上市会。
呼兰的梗、大张伟的歌,把一场新车上市变成了《脱口秀大会》番外篇 —— 但真正让全场沸腾的,不是明星阵容,而是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那句“让生活闪闪发光”背后的实在:极狐T1,6.28 万元起售。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建勇
这个价格直接炸穿了A0级电动车的价格锚点。数据不会说谎:12小时大定破2.65万台(相当于多数A0级车型半年的销量),上市前预售冲4.3万台,硬生生挤入头部阵营。
但极狐 T1 的 “炸”,从不是单纯的低价战,而是 “精准踩中用户痛点” 的产品力爆发。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发布会前夕,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富升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伴随T1的炸场,他也多了一个出圈的新Title:“极狐炸哥”。
极狐T1,凭什么“炸场”?
张国富在发布会上的 “半小时坦白局”,把这种精准说透了:“好开、好看、好大、真续航,就是要让用户花小钱办大事”。
▲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国富
这句话背后是研发团队的死磕。
为了“好开”,底盘团队搞了 5 个月 “技术马拉松”,减振器调校超 350 轮,轮胎试了 8 组配方,连冬测的冰雪路、夏测的搓板路都啃下来 —— 最后阶段外国专家都双手合十 “求玄学助攻”,才调出那股 “德系小钢炮” 的劲儿,0-50km/h 加速 4.12 秒的成绩,让年轻人觉得 “好开”,也让老人孩子坐得稳。
为了 “真续航”,极狐砸了 20 亿研发极光电池,121 大项 + 150 小项测试标准,部分项甚至是新国标的 96 倍。
用户用订单投票的逻辑很清晰:31-40 岁的中坚群体占比 58%(白天改 PPT、晚上哄娃的 “双主场人群”),94% 是增换购用户(不缺车,只缺 “讲究的车”),男女比例接近 1:1(打破 “小车只讨女生喜欢” 的刻板印象)。极狐 T1 的炸场,本质是 “用高端车的研发标准,做了一款人人买得起的国民车”。
订单迅速破万,社群、论坛、直播间都是用户的反馈,有人夸他有颜值能打,有人说他续航扎实,还有朋友专门拍视频,说这车简直顶破了天花板。
真正“炸场”的是,极狐T1率先承诺:三电终身质保、电池自燃烧一赔一、8年或15万公里内电池衰减低于70%只换不修,张国富自豪地说:“能上这三重保险的,我们是行业唯一。”
北汽副总经理,怎么又成了“炸哥”
发布会前低调升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发布会后多了个“极狐炸哥”的title—— 张国富的2025年,是跟随极狐的增长曲线往上走的。但这个“炸哥”,没有传统车企高管的距离感,更像个贴着用户跑的产品经理。
20年北汽老兵的履历,给了他“懂车”的底气:从北汽蓝谷副总到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再到集团副总,一年三次升迁的背后,是他抓准了“用户直连”的破局点。
别人当高管是听汇报,他蹲在用户评论区当“课代表”:用户说“小车怕颠”,他就催着底盘团队优化;用户担心“电池不安全”,他就把20亿研发投入和 121 项测试摆到台面上。
过去一段时间张国富很忙,蹲评论区、当课代表、收集反馈,于是才有了发布会上半个小时的T1坦白局。
最“炸”的是他的沟通方式。没有参数堆砌,没有官样文章,取而代之的是上了热梗的脱口秀:
“男士喜欢,女士也上头。我们T1不是只走可爱路线的小甜豆,而是全能的小爱豆。”
“一台好开的车,就是让你心中有数、眼里有光。”
聊用户画像时,他调侃“白天哄老板改 PPT,晚上哄娃改作业,人生俩主场都要闪闪发光”。将极狐的品牌理念与T1的亮点妙语连珠,“不说套话、只说人话” 的风格,让用户觉得,“炸哥懂我”。
他的“炸”还体现在带团队的狠劲上:极狐 T1 上市前,他和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观桥一起,带着团队5天跑3省4城,摸了23家竞品店,早上8点蹲店看客流,晚上9点复盘数据,连竞品的话术、价格策略都扒得明明白白。
带着用户运营中心(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乔心昱,发布极狐T1销售保障攻坚方案。用户运营中心全体销售将士齐聚会议现场,销售五大区总监在现场一一签署《极狐T1销售保障攻坚军令状》。
9月1日的誓师大会上,170人线上线下参会,销售总监们当场签军令状,张国富撂下话:“要拿出‘搏命’的精神,抢下属于极狐的市场”。
没有花里胡哨的营销,只有 “高管带头摸竞品、老板蹲评论区、团队签军令状” 的实干 —— 这才是 “极狐炸哥” 的内核。
传统转型最优解,炸出一个新极狐
极狐 T1 的脱口秀发布会,炸出的不只是一款爆款车,更是一个撕掉 “传统车企标签” 的新极狐。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 年前 8 月,极狐累计销量 7.54 万辆,同比暴涨 110.5%;按照这个节奏,今年剑指10 万+销量,刚好迈过 “从活下来到飞起来” 的生死线。
但张国富要的不止于此。今年 5 月,他给北汽蓝谷定下 “三年跃升计划”:2027 年挑战 50 万辆销量。
这个目标不是空想,而是靠“关键少数”战略撑起来的——提拔刘观桥这样的主将,引来乔心昱这样的干将,通过组建年轻化团队,把“用户思维”贯穿到研发、营销、销售全链条。
研发端,不做 “参数堆料”,只做 “痛点解法”,为了用户不晕车,优化半年电驱逻辑。
营销端,不搞 “造神传教”,对比行业里“把用户当小白鼠、把 KOL当演员”的玩法,用脱口秀、短视频和用户玩到一起。
销售端,从高管到一线都 “扑在市场上”,摸竞品、签军令状,把“搏命”精神落到实处。
现在的极狐,已经不是那个“靠北汽背书的传统新能源品牌”了。它的“闪闪发光”,是靠一款爆款车炸开市场,靠一个“懂用户的老板”凝聚团队,靠一套“用户直连+ 实干落地” 的逻辑打破惯性,生生杀出的血路。
而这或许也是,新能源下半场,传统车企转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