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旅行车”享界S9T上市,30.98万元的起售价令全场沸腾。
“北汽始终相信余总是地表最好的产品经理!”
“支持享界S9T就是支持余总!”
“享界S9T卖爆的时刻,就是余总再次封神的时刻!”
你绝对想不到,“大嘴”盛名在外的余承东,会被低调沉稳的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全面压制”了,面对后者连珠炮似的“恭维”,“余大嘴”反而有点羞涩了。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建勇
这样戏剧化的一幕就在享界S9T新品发布会上上演。当晚,被网友称为“最美旅行车”的享界S9T正式宣布上市,30.98万元起售的价格令全场沸腾。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新车发布会,其背后隐藏着华为与北汽共同推动的汽车产业变革。就在享界S9T上市前一天,两家企业刚刚宣布将合作关系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
张建勇对余承东的赞美,不仅是对合作伙伴的肯定,更是华为鸿蒙智行模式的最佳注脚。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余承东
从问界的一枝独秀到五界齐聚,从技术合作到生态融合,华为正在用独特的“不造车”模式,重塑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当然它也在遭遇着成长的甜蜜烦恼。
产品是最好的语言:享界S9T上市与“五界”战略布局
预售阶段24小时订单破2万辆,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5000辆,这是享界S9T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享界S9T的爆发绝非偶然。作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这款车承载着华为与北汽对豪华电动车市场的共同野心。
新车搭载了华为100kWh巨鲸电池,CLTC综合续航最长可达801公里;增程版采用华为雪鸮增程系统,CLTC综合续航更是突破1300公里,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智能驾驶方面,享界S9T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全系满配1个192线激光雷达、3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3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矩阵等共计36个高精度传感器,构建了业界领先的感知系统。
除此之外,享界S9T还搭载了全新华为途灵平台,全系标配5档高度可调的智能空气悬架,后排抛坠感降低了31%,转弯侧倾度降低了18%,实现了操控与舒适的平衡。
相比传统旅行车,享界S9T在空间设计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729升的超大后备箱可轻松装下9个20英寸登机箱,后排座椅一键放倒后更可拓展至1677升,形成2.2米超大露营空间。全车30个储物空间、车内车外双220V供电电源,让这款车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生活空间”。
可以说,这款车的初步成功,延续了华为赋能车型的市场号召力。
从问界M9、M8上市即成爆款,到尊界S800在百万级豪华车市场站稳脚跟,再到享界S9T预售即爆单,就连“小弟”尚界H5预售订单都已突破10万辆。
“我们要把鸿蒙智行所有的‘界’都打造成‘六边形战士’!”戒掉了“遥遥领先”口头禅的余承东,说产品是最好的语言。现在,华为模式正在各个细分市场证明其价值。
截至目前,鸿蒙智行已形成“五界十车”战略布局,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3万辆,8月单月交付量达44579辆。这个被余承东称为“六边形战士”的品牌军团,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市场版图。很快,东风、广汽也将加入进来。
模式深度进化:从“合作车企”到“战略共同体”
9月15日,华为与北汽的合作关系迎来质的飞跃。双方宣布从“合作车企”升级为“生态共生”的战略共同体,并聚焦五大专属体系赋能。这一变革标志着,华为从技术赋能者向生态运营者的关键跃迁。
专属团队体系由余承东和张建勇亲自牵头。北汽新能源专门成立享界事业部,全维引入华为ATP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联合研发、联合智造、联合营销三大跨主体团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终端服务的穿透式协同。
“这不是拉个群就干活,是全链路打通,从研发制造到营销,全面引入华为领先的数字化系统,不分华为还是北汽,只有享界。”在发布会现场,张建勇如此解释这种深度融合。
研发资源的投入令人瞩目。双方计划三年内投入200亿专项资金,围绕寰宇美学设计、智能辅助驾驶、鸿蒙智能座舱、全场景品质安全四大核心领域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华为最前沿的ICT技术,加上北汽67年的造车底蕴,我们绝不挤牙膏,第一时间全部给到享界用户。”
更具创新性的是“双高端供应链”标准的建立。享界既共享华为技术认证的核心电子部件、智能系统等供应链资源,又嫁接北汽积累的国际一线豪华品牌供应链体系,从源头实现“科技+豪华”的双重品质保障。
专属双质检体系确保每台下线的车辆,都经过华为和北汽的双质检和双认证。“就相当于一个学生考试,两个老师同时阅卷都合格才能下线。”张建勇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这一创新机制。
享界渠道网络对标一线豪华品牌渠道标准,吸纳行业优质合作伙伴构建享界专属销售服务渠道,既融合华为的数字化科技,也传承北汽豪华品牌的服务底蕴,实现技术优势向用户口碑的转化。
“北汽加华为是技术宅,更是用户脑。”张建勇说,五大专属体系条条落地,北汽与华为会拧成一股绳,推动享界品牌从“产品竞争”迈向“生态竞争”的更高维度。
这种深度合作模式,同样体现在华为与其他伙伴的合作中。
不久前,奇瑞与华为宣布将智界品牌推进至2.0阶段,投入超百亿元和5000人研发团队,实现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华为正在探索一种更加灵活而又深入的共生模式——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质,定制不同的合作深度。
生态的野望与挑战:华为模式的未来考验
华为鸿蒙智行的进化路径愈发清晰。从最初的零部件供应商,到HI模式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再到智选模式主导产品定义,及至如今“战略共同体”落地。
不仅如此,华为还在与广汽、东风探索被称为“HI Plus”的新模式——车企主导、华为深度嵌入。
这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凸显了华为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圈的雄心:不做汽车制造商,而要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神经中枢”。
然而生态扩张的道路并非坦途。随着五界品牌矩阵的完善,内部博弈逐渐显现。
问界作为“大师兄”增速放缓,今年前8个月销量同比出现下滑;智界经历销量波动后正在重整旗鼓;享界和尊界需要在豪华市场建立可持续的品牌溢价;尚界则面临最残酷的主流价格带竞争。
合作伙伴之间的“灵魂”博弈也在持续。虽然北汽、奇瑞等传统车企纷纷加大与华为的合作深度,但如何平衡自身品牌特色与华为技术主导,仍是微妙的艺术。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道出了合作伙伴的心声:“在与华为的合作中,我们也battle过,但最后发现,听华为的我们就顺利,不听华为的我们就遇到挫折。”
盈利挑战同样严峻。余承东曾公开表示,每卖出一辆智界R7亏损1万-2万元。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让走量车型实现盈利,而不是持续“为爱发电”,关系到整个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此外,渠道承载能力也已接近极限。根据公开报道,明年鸿蒙智行在售车型将扩充至超17款,而华为现有门店很难同时展示如此之多车型。
就此而言,正在推进的“分网销售”意味着,巨大的渠道建设成本和管理复杂度。前不久,全国首家智界用户中心在武汉开业,这标志着鸿蒙智行渠道变革的启动,但要走通这条路,华为需要重构整个销售服务体系。
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鸿蒙智行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它已经证明了用生态模式重塑汽车产业的可能性,但未来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明年,产品矩阵的扩张将带来更大的协同挑战。
但无论如何,华为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不再依靠单打独斗,而是通过生态融合,在全球汽车变革浪潮中开辟属于自己的航道。
这条进化之路的终局尚未落笔,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鸿蒙智行的每一步探索,都将深刻影响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