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汽车记者,经常充当汽车导购的角色。就在今天,一位朋友让我帮着选车,根据他的用车场景,电车或混动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的车基本就在市区使用,从未出过远门。上一辆车14年只跑了8万公里。结果他一句话把我挡了回来:我们车库不允许安充电桩,也不让停电车。类似规定,许多停车场都有。此事让我这个对电车充满信心的人,也冷静下来。即使在新能源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电车完全覆盖油车,也不会一蹴而就。尽管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燃油汽车并不会在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二者仍将并肩前行很长一段时间。
一、相当一批消费者对燃油车的有坚定选择
在购车群体中,仍有一大批消费者对燃油汽车情有独钟。燃油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动力输出稳定且强劲,无论是加速性能还是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都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驾驶体验的高要求。例如,对于一些热爱驾驶、追求速度感的消费者来说,燃油汽车的轰鸣声和那种随踩随有的动力响应,是新能源汽车难以替代的。
此外,燃油汽车的加油便利性也是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加油站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加油过程快速便捷,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对于长途旅行或者日常出行中时间紧张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虽然在不断增加,但仍然无法达到加油站的普及程度,充电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在长途出行时对新能源汽车有所顾虑。
而且,燃油汽车的保值率相对较高。在二手车市场上,燃油汽车的残值较为稳定,消费者在车辆使用几年后转手时,能够获得相对可观的回收价格。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电池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保有量等因素,其二手车保值率相对较低,这也让一些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倾向于选择燃油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停车与充电困境
尽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停车和充电方面的阻碍。首先,在城市中,停车位本就紧张,而专门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停车位更是稀缺。很多小区和商业停车场并没有足够的充电桩,即使有充电桩,也常常被燃油汽车占用,导致新能源汽车车主在充电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合适的充电车位。
其次,充电桩的布局还不够合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小型城市,充电桩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在这些地区的使用受到限制,车主在出行时需要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否则可能会面临电量耗尽而无法找到充电桩的尴尬局面。
再者,充电桩的兼容性问题也亟待解决。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对充电桩的要求不尽相同,有些充电桩只能适配特定品牌的车辆,这给新能源汽车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充电桩的充电速度也有待提高,虽然目前快充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燃油汽车的加油速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三、公务用车全面替换新能源的漫漫长路
在公务用车领域,全面替换为新能源汽车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方面,公务用车的使用场景较为复杂,包括日常办公、长途出差、应急救援等多种情况。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方面的不足,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公务用车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执行公务任务时,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因为充电设施的缺乏而无法正常使用,而燃油汽车则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公务用车的采购和更换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和预算安排。全面替换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车辆购置费用、充电桩建设费用等。在当前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公务用车的全面新能源化。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车辆出现故障时的维修保养可能不够及时和便捷,这也会影响公务用车的正常运行。
此外,公务用车的使用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需要逐步提高。部分公务人员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习惯和操作方式不太熟悉,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长时间连续行驶或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行驶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表现可能不如燃油汽车稳定,这也使得公务用车的全面新能源化需要更加谨慎地推进。
四、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并肩前行的未来展望
综上所述,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并肩前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汽车类型。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们需要在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都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共同努力,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充电桩的布局合理性和兼容性,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缩短充电时间,以逐步解决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务用车领域,可以逐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比例,通过试点和示范项目,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公务用车的新能源化进程。同时,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为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并肩之路虽然漫长,但最终,一定是新能源汽车占上风。在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比例达到七比三时,估计会相持一段时间,不会低于5年。也就是说,2030年达到完全新能源,完全不可能。汽车企业,尤其是既有燃油车又有新能源的车企,如何分配自己的产能,如何切人新能源,对企业未来发展,是一个严峻考验。
但由此而认定燃油汽车万古长青,对企业的未来,也是危险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经营更是如此。企业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的决策决定了企业的生或死。谁都没有资格与能力代为决定。一将无能,累死万军。企业间竞争,从来就是这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