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揽境,惊雷!

时间:2025-08-08    管宏业

 桑干河畔的晚霞还未褪去,大同城下已响起惊雷。8月5日,一汽-大众全新揽境由这里出征,26.99万元的起售价犹如投入红海的巨石,在厮杀激烈的中大型SUV市场激起千层浪。

20250808_060523_001.jpg

古城墙的砖缝间,风雨侵蚀的刻痕愈显遒劲。“砺刃千仞,其锋自现”——这句斑驳石壁上的古训,映射出中大型SUV血战的现实。当部分新势力品牌还在为"智能大屏、续航参数"喋喋不休时,这款德系旗舰,用"空间动力双王炸"的硬核实力,"价格权益双到位"的满满诚意,杀出了一条血路。

20250808_060523_002.jpg

而这背后,藏着一个更深刻的寓意:当行业陷入混沌迷局,全新揽境亮出大厂底牌——这不仅是产品层面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体系力的终极对决。

01

选择大同发布全新揽境,一汽-大众的深意藏在这座城市的基因里。

作为从煤都蜕变为文化名城的标杆,大同的重生靠的是"破立并举"的魄力——打破煤烟笼罩的旧格局,重塑古城文脉与现代筋骨。这种 "不妥协于现状,不辜负于根基" 的精神,恰是全新揽境的灵魂写照。

市面多数标榜全能的车型,经不起两个朴素的拷问。满载七人能否舒展?高原动力是否拉胯?

发布会现场,当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邓国辉抛出的几组数字,台下叫好不断。

20250808_060523_003.jpg

▲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 邓国辉

"87.2%的得房率"——超越同级的空间利用率,意味着前后三排乘客拥有同时舒展的移动客厅;第三排的充裕的头部空间、座椅高度,彻底告别竞品"小板凳"的尴尬。

邓国辉的话,戳中了大家庭用户的痛点。揽境车主王宪章,退休后带着老伴“一起干年轻时没来得及干的事”:和“自由游搭子”揽境一一起行天下。他举着手机自豪地展示出游视频:放倒二三排的揽境化身2.2米进深的"大床房",孩子在后排铺着垫子画画,家人靠着车门整理露营装备,"这才是 SUV 该有的样子 ——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用的。"

20250808_060523_004.jpg

如果说空间是温柔的铠甲,那动力就是可靠的心脏。第五代 EA888 发动机的登场堪称全场高潮:200kW功率、400N·m扭矩,让2.18吨的大块头零百加速仅7.5秒,媲美高尔夫GTI;保时捷同源的 VTG 可变截面涡轮,让动力在 1700 转就喷薄而出,高原爬坡不"喘气";500Bar高压直喷(相当于指甲盖上压 500 公斤)让燃油充分雾化,WLTC油耗降至8.33L/100km。"你要冲,它够猛;你要稳,它够省",妥妥戳中了用户心窝。

20250808_060523_005.jpg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吴迎凯的总结一针见血:“空间妥协一寸,自由便短一尺;动力将就半分,天地即窄一方。”在他看来,在动力、油耗、空间和适应性上,全新揽境相比新能源车有很多独特优势。

20250808_060523_006.jpg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 吴迎凯

“就像用户王先生说的,他和老伴能在车里聊天、打牌,新能源车做不到,因为底盘要放电池,空间必然受限;在北方低温地区,新能源车一年有超过150天续航会打折,但燃油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表现稳定。”

除了“空间动力双王炸”,让全新揽境如虎添翼的是,“价格权益双到位”,让它更有底气面对新能源车。

02

"不玩用丐版拉低入门价的把戏!" 当吴迎凯宣布全新揽境两个配置版本,6 座/7座同价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26.99万元的450四驱至尊版,标配21英寸轮毂、360全景影像、远程泊车等越级装备;29.99万元的旗舰版叠加哈曼卡顿音响与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最终售价相比预售价格低了3-4万元,甚至比老款车型的终端价还要略降一些。一汽-大众说,一次性把价格定到位,就是想让用户不在价格上过多纠结。

20250808_060523_007.jpg

更炸场的是权益包:"四终身" 保障(整车质保、基础保养、维修补偿、原装备件质保)价值超2万,而"大众老友记"客户品牌的发布,将诚意延伸到用车全周期。吴迎凯说:"超过2000万大众品牌车主是一汽-大众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未来竞争的基石。用户对我们知根知底,我们就得对他们无微不至。"

03

2025年的车市有多难?燃油车市场同比下滑11%,价格战让不少品牌陷入泥潭,新能源赛道的内卷更让企业如履薄冰。但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却逆势增长:7月份销量66806辆,同比增2.8%,燃油车市场份额逆势上扬,提升了0.5个百分点。部分车型如高尔夫GTI,销量甚至实现了翻倍增长。

全新揽境的上市,正是这场逆袭的缩影。吴迎凯透露,秘诀就藏在 "苦日子里的真功夫":"每个月都在熬,但熬的不是日子,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

20250808_060523_008.jpg

这种"拿捏"背后,藏着一汽-大众的敏捷革命。4月启动的组织变革,5月已完成全体系流程再造——从"职能部门各自为战"到"后台能力中心+中台策略枢纽+前台作战单元"的协同体系,让"用户需要什么"取代 "部门KPI是什么",决策链路如手术刀般削去60%冗余。

渠道端,当同行关闭网点时,一汽-大众新增55家经销商,全国网点超800家;用户运营上,"流量池 - 线索池 - 潜客池" 的全链路管理,让市场响应速度提升40%。

客观来说,2025年中国车市寒风依旧。新能源浪潮冲击下,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一汽-大众的处境尤为特殊——其下一代纯电平台的新能源产品尚需等到明年发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被时代“卡在夹缝”中的品牌,非但没有被拖垮,反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20250808_060523_009.jpg

这份“苦日子”里的韧劲,绝非偶然的运气,而是“下苦功”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更在于面向未来的战略定力与全赛道布局。

年初与德国大众签署的10款新车引入协议(9款新能源+1款燃油),清晰地描绘了其未来产品图谱:燃油车持续优化、混动技术加速落地、增程路线探索可能、纯电平台蓄势待发。这种覆盖所有主流技术路径的“组合拳”,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大满贯”式布局,为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转型期提供了最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想象空间。

人汽观察:战场变了,但逻辑没变

"能装下童车就装得下童年,容得下行囊便容得下远方",吴迎凯的结语落处,烟花点亮了桑干河畔。那些让家人舒展腰背的空间,让用户安心的终身质保,正是一汽-大众在红海中砌起的新壁垒。

20250808_060523_010.jpg

2025年的车市竞争,所争的早已不是 "一城一池" 的得失。如一汽-大众,用34年积累2000万用户基盘底气,以"敏态组织"应对市场变化,用"利他主义"对待用户信任,才能在混沌中站稳脚跟。

全新揽境的引爆的惊雷,炸响的不是某款车,而是整个行业:在所有喧嚣散去后,能被记住的,是那些把"用户需要"刻进骨子里的品牌,进而抵达真正的"天下大同"。这才是大厂的担当,体系力的终极奥义。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