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响应尹同跃呼吁 车企不妨来一场出海大比武

时间:2025-07-16    张宇星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网上的一段视频火了。在一个非官方论坛上,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其一贯的风趣、幽默,在表扬、褒奖主办方的同时,也指出其“发言太长了”“因为XX锋讲的太多了”……现场笑声、掌声不断,极大地活跃了论坛氛围。更重要的是,尹同跃提出了汽车企业不应该“不断地比销量,比速度”,而是应该比品牌、比创新。

20250716_034645_000.jpg 

尹同跃认为,过去,企业一直在不断地比销量、比速度。实际上,中国汽车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我们更要品牌、更要创新,更要管理的变革,更要质量和服务的升级。所以,我们也想呼吁一下政府在这些方面多一些考核,多一些引导;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创新。

的确,在中国这样一个占全球汽车市场约三分之一规模的市场上,仅仅是“比销量、比速度”,理应是一个“过去时”。尹同跃提出:“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让“比品牌”“比创新”及时、快速、有效地“落地”呢?宇星车观认为,不妨还是比一比汽车出口吧。

首先,做大、做强汽车出口,符合国家倡导的全球化战略和产业升级方向。在产业和企业层面,出于各自发展的考量,汽车出口也不必做“战前动员”,就能达成共识。

也许,尹同跃在演讲中所调侃的“饭局”还没来得及开局,车企领导人尚未来得及“突破一点点禁酒令”,这样的汽车出口“友谊赛”就可以比起来。

20250716_034645_001.jpg

从上表可见,尽管我国汽车出口连年大幅增长,但在车企层面依然参差不齐,即使“入选”出口前十名,头尾部企业差距也相当巨大。

其次,国家、行业积极倡导“汽车出口”,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汽车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探索、研究,规范自身的“出海”行为,进一步促进行业与企业的自律。

车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势必要事先就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掌握制度与文化差异,包括劳动制度、工会关系,以及当地用户的消费喜好等;如需海外建厂,还要做好供应链整合等等。

此外,汽车出口一旦受到高度重视,一些内外有别的“双标”等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如坊间一直有闻:出口的混动汽车,就没有采用常压邮箱的……

第三,汽车出口,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低,堪比参加工业界的奥运会。既有高水准的“竞技场”,又有高水平的“裁判员”,中国车企的品牌、创新、管理、质量和服务等都在与“高手过招”中,不可避免地得到提升。

当下,无论民营车企的“魏、李、王”,还是奇瑞尹同跃,谁还没有一个比肩丰田、大众或现代,进而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梦,而谁又愿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窝里横?

最后,让我们不得不有所警觉的,仍如尹同跃所说,现在,所有的车企都是蜂拥而出,有一点儿“大跃进”似的出海,特别需要政府、协会和媒体一道,怎么样创建一个让别人接受的、可持续的出海,有序的出海。毕竟,“我们都是中国汽车人,我们都有把中国汽车做强、做大、做长久的责任。”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