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小鹏一定要挺住

时间:2023-08-04    贾卫中

20230804_052507_000.jpg

上周,乃至上月,汽车圈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大众入股小鹏。然而,7亿美元能发挥多大作用?行业期待的小鹏变“大鹏”还需要哪些条件?

舆论捧杀?

大众入股小鹏,舆论一波三折,最先是正面高度评价。

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 4.99%的股权。然而,框架协议透露的信息有限: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尽管如此,有媒体点评:“电动时代,中外车企在技术上的强弱之势,已经发生扭转。”有媒体称赞:“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的这次合作具有标杆意义,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汽车市场首开先河,将载入中国汽车发展史。”

仅仅几天后,舆论的风向从称赞小鹏转变为讽刺大众。一篇名为《大众被曝将使用小鹏汽车旧平台明年开始向小鹏支付“技术费”》悄然登上《选车网》的热搜榜。

20230804_052507_001.jpg

上述文章援引外媒报道披露了更多细节:“大众汽车和小鹏联合开发的二款电动车将使用小鹏的G9的Edward平台,大众将从明年开始向小鹏支付技术服务费。Edward平台是小鹏上一代平台技术,诞生了G9和P7车型。而小鹏的最新车型如4月份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G6,来自新的平台,即智能电动平台架构(SEPA)2.0。”

重点看该媒体对此事的评论:“虽然Edward仍是小鹏汽车最先进的平台之一,但已经不是最新平台架构,这也就意味着,大众汽车或将使用小鹏汽车的旧平台。遥想当年大众向我国输出旧一代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个中滋味真是千姿百态。”

舆论一边倒支持小鹏,似乎有“捧杀”意味。

小鹏“挺住”

当“小鹏变‘大鹏’”的说法占据多数媒体标题的时候,有业内人士冷静地指出:“7亿美元在造车上如同云中太阳,如无大风吹开云雾,根本无法普照大地……”

为何对小鹏变“大鹏”持谨慎乐观态度?原因是,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虽然创新的长板足够长,但作为汽车制造企业仍有短板需要弥补。

《选车网》总裁管学军撰文称:“对何小鹏而言,牵手大众得到的不仅仅是吸引了新的投资人,而且小鹏汽车将获得大众的产品开发流程、质量保证体系、试验和验证体系、考核体系……这些东西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20230804_052507_002.jpg

管老师提到了诸多体系,那是大众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以大众试验和验证体系为例,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很难想象其严苛程度。

7月初,《选车网》有幸参与了“一汽-大众试验场采访活动”,先后经历了吐鲁番火焰山的炙烤和长春农安汽车试验场的速度与激情。

近年来,仿真试验、模拟测试、软件计算等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在汽车界广泛应用。于是乎,两年研发一款新车、三年换代一个车型成为一些新品牌的宣传标题。

20230804_052507_003.jpg

然而,一汽-大众依旧“笨拙”地采取传统的试验方法,即一款新车量产上市前,一汽-大众都会投入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试验车,到高温、高寒、高原、高湿、高腐、山区、沙尘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测试,累计试验里程超300万公里。并且,300万公里的道路测试只是一汽-大众整车道路测试的平均数据,许多车型的测试要超过这个里程。

当某些“新势力”品牌嘲笑汽车安全只是基本指标无需“过度渲染”的时候,一汽-大众为何坚持采取“笨办法”耗时费力地进行实车试验?

相关负责人告知《选车网》:“由于公司的很多车型用户数量达到百万量级。某一个车型中的一个零件万分之一的故障率,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现象级故障。所以,用天量的实车测试,目的是保证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每一款车型的高品质。”

20230804_052507_004.jpg

新疆吐鲁番,拥有全国最高的气温和最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开展干热环境下的整车耐久可靠性试验。在这里的试验场,一汽-大众今年有115台车参与测试,期间还要进行车灯夏季试验,发动机温度、空调效率等等试验。以整车大气暴晒试验为例,主要考察车辆的抗老化性能,除了专业设备,还要通过试验员的嗅觉、知觉、听觉、触觉去评价整车的耐久性。大众集团对于大气暴晒试验要求标准是需要经过两冬两夏。如果这款车项目开发刚好卡在下个节点的话,1.5年就结束了。如果1.5年不够的话,那就必须得保证2年……

在长春农安汽车试验场,一条2.4公里的路面上,浓缩了世界上最恶劣的16种特殊工况路面,其中有铁饼路、横梁路、坑洼路、比利时路、泥浆路……并且每一段都有速度要求,试车员通过急速过弯、紧急刹车、不断变速的方式通过各种试验路面。试验车都需要在这个路段进行8000公里的颠簸试验,它相当于普通用户整车30万公里的使用强度。

20230804_052507_005.jpg

同时,一汽-大众的新车还要进行10万公里的道路交替变化耐久试验,该过程模拟了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驾驶工况,试验道路综合了26种特殊模块,总长30.76公里,包括劣质高速路、粗糙沥青路、盐水池、碎石路、山路等多类型道路,主要考察整车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可靠性等。这个10万公里也相当于用户使用工况下行驶30万公里,目的是验证车辆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农安汽车试验场还建设了大众集团亚洲地区唯一防腐试验区,试验车需要在这里开展18周的动态腐蚀交替变化试验,考察整车在盐雾、泥浆、石击、强振、温度交替变化等极端恶劣情况下,整车车底的下部、底槛、基础件、钣金件、油漆、耐腐蚀性能,一汽-大众的承诺是车辆3年不腐蚀,12年不锈穿。

20230804_052507_006.jpg

以上只是对于传统汽车的试验项目,针对作为新生事物的纯电动车,一汽-大众也有特殊的试验,其中最典型的是底部球击测试。该测试在模拟托底、刮擦、碰撞等静态工况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电池在2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40公里/小时等不同车速下遭遇撞击的动态行车工况。只要电池发生变形,就被判定不合格,需要重新整改再次试验。

据了解,一汽-大众的试验体系源自德国大众,德国大众体系中有两大原则:一、试验高于设计。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设计方案有缺陷,有风险,就必须按照试验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二、用户高于试验。如果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那就要去修改试验的标准、试验的方法。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整体品质实现了大幅提升,原因之一是多数本土车企建立了自己的试验验证体系。而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部分车企的试验体系与大众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一方面体现在广度上,大众试验体系涵盖范围大,包含了全地形,全天候,全使用场景,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大众试验深度高,直接体现在试验强度高,持续的时间长,检验标准更加严格。

20230804_052507_007.jpg

中国品牌传统车企的体系能力尚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于初出茅庐,造车经验比较欠缺的小鹏来讲,或许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获得大众投资的小鹏是否愿意变“大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小鹏如何才能变成“大鹏”?不仅需要舆论的支持,更需要自身扎扎实实地深入学习,经受住时间的淬炼。

所以,小鹏一定要挺住!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