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新疆吐鲁番可谓骄阳似火,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焰山热的“魅力”,体验到了在干热环境下一汽-大众试车员们的艰辛与不易。这一天,《汽车商务网》有幸参与了一汽-大众吐鲁番热区试验基地开营仪式。
仪式后,《汽车商务网》和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刘英杰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据他介绍:一汽-大众一款车型的诞生,需要超过300万公里的测试里程。《汽车商务网》不解的问:如今测试技术这么发达,核爆炸都可以模拟计算其效果,汽车的测试还需要这么多的道路测试吗?他解释道:其实仿真、模拟测试、软件计算一汽-大众也大量运用。但整车的道路测试依然需要,并且300万公里道路测试只是一汽-大众整车道路测试的平均数据,许多车型的测试要超过这个里程。一汽-大众一款车型的最少用户都是数以万计,很多车型的用户都是以百万为量级。某一个车型中的一个零件万分之一的故障率,对一汽-大众这样规模的企业,都是一个现象级故障。所以,一汽-大众只有用天量的实车测试,用这种别人看起来有些笨的方法,来保证每一款车型的高品质。
据了解,一汽-大众每一款车型都需要进行三高测试,也就是高热、高寒、高原测试。而高热测试又包含的干热、湿热和盐热测试,也就是说,一款车型需要到吐鲁番、重庆、海南三地进行汽车高热测试。比如吐鲁番高热、灰尘试验基地,今年就有115台车进行测试,期间还要进行车灯夏季试验,发动机温度、空调效率等等试验。国际上把中国定义为热带地区,所以说热带地区的温度测量试验是重中之重,在吐鲁番地区,我们对整车进行多工况条件下的热平衡测试,包括城市工况、高速工况、山路,负载带拖车的爬坡等一系列工况。车在这种干热的情况下,沙石又比较多,需要汽车有比较良好的抗石击的性能,否则会对底盘、车身,包括驾驶辅助系统的一些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保险杠等造成实际损伤。一汽-大众在吐鲁番开展的整车大气暴晒试验,需要经过两冬两夏,如果这款车项目开发刚好卡在下个节点的话,1.5年就结束了。如果1.5年不够的话,那就必须得保证2年,主要考察车辆的抗老化性能,除了专业设备,还要通过我们的嗅觉、知觉、听觉、触觉去评价我们的整车的耐久性。吐鲁番的干热试验特点是高温、干燥、日照长、日照强,另外温差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对车辆,包括乘员实际上都是一种挑战。
为了参与者对测试有一个直观感受,一汽-大众整车开发部又安排大家到一汽-大众农安汽车试验场实地感受他们的测试工作。
一汽-大众农安汽车试验场从2015年开始建设,如今已经投入建设资金17.5亿人民币,占地6700多亩,有各种测试道路60多公里,是亚洲已建成的最大的综合性汽车测试基地。还有2000多亩的预留地,准备建设智能网联测试场地。
一汽-大众任何一款车型在投放之前,都需要在试验场进行8000公里道路耐久强化试验,在总长是2.4公里的路面上,浓缩了世界上最恶劣的16种特殊工况路面,其中有铁饼路、横梁路、坑洼路、比利时路、泥浆路等等,有意思的是,这个路段并不是恒速前进,而是每一段都有速度要求,依照路边指示牌要求,一会儿急速过弯,一会儿又急刹车到停止,再紧急加速,通过各种试验路面,一般人跑几圈已经难受不已,而试车员需要测试几千圈,对试车员的生理都是一种极限考验。经过8000公里的颠簸以后,它相当于普通用户整车30万公里的“使用强度”。
然后还要进行10万公里的道路耐久交变试验,该过程是模拟了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驾驶工况, 这种道路综合了26种特殊模块,总长30.76公里,包括劣质高速路、粗糙沥青路、盐水池、碎石路、山路等多类型道路,主要考察整车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可靠性等。这个10万公里也相当于用户使用工况下行驶30万公里,验证了车辆在高速、高负荷工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交给用户的每一款产品都安全可靠。
在防腐试验区还要开展动态防腐试验,验证整车在盐雾、泥浆、石击、强振、温度交变等极端恶劣情况下的抗腐蚀性能,一汽-大众的承诺是车辆3年不腐蚀,12年不锈穿。
据一汽-大众整车开发部部长王志超介绍:德国大众有两句话是我们全盘接受的:一、试验高于设计。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设计方案有缺陷,有风险,那么肯定是要按照试验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二、用户高于试验。如果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那就要去修改试验的标准、试验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一个体系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功能的适应性,包括在全场景,全天候,全路况,全使用场景下,可靠的、安全的保证车辆行驶的各项功能。
比如电动汽车作为新生事物,许多法规、标准还没有完善,而用户使用中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汽车底部撞击电池组,引发安全隐患,一汽-大众设计了底部球击测试,这个试验已经成为一汽大众的产品开发标准试验。主要模拟工况就是行车可能是遇到路面的不平,包括路面的凸起,或者是路边马路牙子,上下马路牙子的时候,磕到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大家都知道,如果说经过剧烈的碰撞的话,那么电池包括壳体的破裂,侵入到电器和裸体位部,就会导致电池的中心出现微短路,这个时候就有起火爆炸的危险。一般企业做静态检查,我们做的是通过动态去检查,这个动态检查主要分这么两部分,第一个就是模拟路边石,包括我们路边的凸起,静态的情况下是不是有托底?刮擦?碰撞?甚至损坏这样的风险?另外一个更苛刻的标准是通过动态,那么我们要求车辆是以20公里,30公里和40公里不同的车速去撞击,只要电池有变形,就判定不合格。
又如,一汽-大众的增压机型发动机比较多,所以针对增压器专门增设了一个特殊的高原专项试验。在高原的山路工况下,通过极限驾驶操作,使涡轮增压器长时间的处在大负荷高转速的情况下进行运转,来检验增压器是否在整个试验周期都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每一款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都是要经过长达50个星期10万公里的严苛考验。这个测试,它不是在普通的平地,是在高原,是在山路,在极限驾驶的情况下完成10万公里的耐久考核。
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观是实。看着一汽-大众测试车在吐鲁番的戈壁拉起的滚滚烟尘,看着测试车在可以晒熟鸡蛋的炎热天气下高速行驶,感慨万千。汽车是一个交通工具,安全与质量是其最根本的属性。离开这两点谈汽车如何优秀,那纯粹胡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汽-大众32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正是他们对造车这种看似“笨拙”的苛刻,才造就了他们如今为人津津乐道的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