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国内旅客出行超 2019 年同期水平,有业内人士提出,汽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凸显。然而,仅经销商的库存深度已接近两个月,五一小长假果真能“引燃”汽车消费吗?
五一出行火爆
“五一小长假只要出门就离不开汽车,所以五一长假实际上也显现出来汽车对整个消费的拉动作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小长假之后的月度形势分析会上表示。
诚如所言,五一假期出行数据喜人。国金证券《宏观专题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五一假期出行显著改善,国内旅客发送已超 2019 年同期水平,境外旅客出行加快修复。假期前三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较 2019 年提升 22%,国内客运执行航班架次较 2019 年提升 17%;热门景点接待旅客人数显著提升,黄山风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 2019 年的 118%;全国国际客运航班架次占 2019 年同期的比重由春节的 7.9%提升至 35%。”
同期,多个地方也利用五一假期为汽车消费引流。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广州、上海、北京、青岛、西安、洛阳、南京、无锡等22个城市举行了地方车展;政府及参展企业进一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以及购车活动,刺激汽车消费。”
拉动汽车几何?
尽管五一小长假期间出行数据显著好于疫情前,但实际消费情况并不乐观。
整体上,消费数据比不上流量数据。《报告》指出:“假期线下消费显著改善,但恢复力度不及客流。五一假期前三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 21%、其中餐饮企业增长 37%;相较之下,线下消费修复力度略弱于客流,比如:四川省 A 级景区日均门票收入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的 99%,尽管好于春节的 74%,但低于接待旅客的 106%;电影票房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75%,不及出票人次的 81%。”
虽然我们目前尚不知晓五月份第一周汽车销售的准确数据,但从经销商的库存深度看,在需求收缩的大环境下,仅靠五一小长假“引燃”的汽车消费难度较大。
最直观的表现是,经销商库存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高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4%,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
从库存数量看,流通协会发布称:“根据库存系数测算,3月底整个渠道端乘用车库存总量(不含厂家)大约300万辆;4月底,根据预警指数的调查数据显示,经销商总的库存绝对量应该还是在300万辆左右,没有大的变化。”
对于5月份汽车市场判断,流通协会比较谨慎。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们判断4月份终端零售销量会比3月份略好一点,约170万辆左右。预计5月份终端销量好于4月份,约185万辆左右。”
今年3月开启的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一直打到4月,经销商的库存深度几乎没有变化。仅从数据判断,即使从5月份开始厂家不给经销商发车,渠道端完全消化现有库存也要到6月底;与往年对比看,目前300万辆的库存与疫情期间库存水平相当。
在经销商普遍反映客流量偏低,订单转换率不及预期,成交转换率偏低的当下,仅靠五一小长假果真能“点燃”汽车消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