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疫情过去 仍难开局

时间:2023-03-22    贾卫中

20230322_050917_000.jpg

——2023年1~2月乘用车市场经济指数分析

疫情虽然过去,但车市依旧冷清。3月初湖北拉开汽车市场血战序幕,几十家品牌被迫卷入降价大军……

地方政府如何促进汽车消费?厂商如何稳住节奏?成为当前关注焦点。      

销量回落压力大

尽管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上涨,但1~2月累计销量不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且为最近六年同期销量次低值,仅好于疫情爆发的2020年同期销量。

20230322_050917_001.jpg

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乘用车销量为161.68万辆,同比增长10.1%;1~2月份累计销量为304.31万辆,同比增幅-15.4%。

20230322_050917_002.jpg

乘用车大盘今年开局不利的关键因素,是汽车消费能力大幅下降。来自北京正则大成的统计分析显示,2023年1~2月全国乘用车累计市场规模为6040.1亿元,同比增幅-11.2%;正则乘用车市场规模指数(累计)为717.0  点,较去年同期下降90.4点,表明消费能力大幅下降。1~2月乘用车市场销售平均价(累计)达到19.8万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9万元;正则乘用车累计价格指数为141.6点,比去年同期上涨7.0点,表明消费水平上涨。

20230322_050917_003.jpg

汽车消费能力大幅下降在细分市场的表现为,高中低端乘用车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统计显示,2023年1~2月,20万元以上高端车累计销量为120.55万辆,同比增幅-13.0%;9万~19万元中端车累计销量为154.47万辆,同比增幅-13.8%;8万元以下低端车累计销量为29.28万辆,同比增幅-30.7%。

20230322_050917_004.jpg

从产品结构看,前两个月唯有C级车需求保持较高增长,A00级、A级和B级车销量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2023年1~2月,C级车累计售出31.62万辆,同比增长17.2%;A00级车累计销售6.18万辆,同比增幅-62.3%;A级车累计销售154.0万辆,同比增幅-17.0%;B级车累计销售80.87万辆,同比增幅-16.3%。

20230322_050917_005.jpg

1~2月乘用车销量结构和产品结构两个指标共同反映出,高端市场需求相对较好,支撑着市场销售平均价上涨,但中端,尤其是低端市场汽车消费严重下降拖累了汽车市场规模萎缩。失去消费能力支撑,市场销售平均价独自上涨的局面能维系多久?

20230322_050917_006.jpg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品牌份额近六年来首度超越洋品牌。这个指标出现异动,从宏观数据上对洋品牌合资公司3月初率先发起价格血战埋下导火索。

20230322_050917_007.jpg

据统计,尽管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步增长,但2018年~2022年的1~2月份,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均显著低于洋品牌。今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开年即实现大幅增长,1~2月中系车累计份额不仅比上年同期大涨了7.6个百分点,而且首度突破50%,使得洋品牌和合资企业感受到了开局不利的巨大压力。         

盲目降价该不该?

今年前两个月汽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这是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称“流通协会”)专家们的共识。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认为:“大疫三年,汽车产业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产销连年稳中有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进入2023年,由于政策切换、政策预期不明朗、市场恢复缓慢等原因,汽车终端销售略显疲态。”

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疫情持续三年,受其影响使得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下降。而恢复消费信心,让广大消费者大胆地消费需要一定时间。”

20230322_050917_008.jpg

据报道:“湖北省自3月初开启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3月中旬,加入降价促销的汽车品牌名单已经越来越长,40多家车企旗下品牌被迫卷入或主动加入降价大军……”中汽协和流通协会如何看待如火如荼的价格战?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认为:“从短期来看,政企合作补贴优惠是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产品价格适度下调,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但当前出现的一些迹象却表明,非理性促销会加重消费者观望情绪,进而影响到消费信心,不值得提倡。”

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地方政府或厂商的支持力度,无论对于新能源车还是对燃油车,按照去年的国家政策,支持部分占车价的5%~10%比较合适。如果支持政策力度过大会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不利于经销商未来发展。”

20230322_050917_009.jpg

汽车行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市场恢复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是专家们的共同建议。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认为:“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着眼长远,理性安排好产销计划,积极跟上新四化浪潮,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推出符合产业发展潮流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层面可以考虑统一出台相应政策和制度优化调整措施,以引导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上半年经济处在恢复期,消费相对来说增长乏力,需要一定时间修复。因而建议地方政府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不仅仅局限于3月份,希望能够延续半年或者贯穿到全年时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