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半年财报看,上汽、吉利利润大幅下降。同期,广汽营收、利润双大涨。然而,广汽经营净现金流持续5年为负值,如何不让投资人对其经营利润质量感到担忧?
广汽业绩高增长
近期,车企半年报密集发布,上汽集团、吉利集团等本土车企业绩并不令人满意。
上汽集团(600104.SH)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总收入为3050.18亿元,同比增幅-14.47%;实现净利润69.09 亿元,同比增幅-48.1%。”
相比于上汽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吉利两大指标则“分道扬镳”。 吉利集团(HK00175)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实现营收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29%。上半年归属本集团股权持有人盈利为15.5亿元,同比增幅-35%。”
对于业绩欠佳的原因,两大集团都归结为疫情波动和芯片短缺。
上汽集团表示:“上半年疫情反弹对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减少;同时,芯片供应紧张、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产品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
吉利财报提出:“本集团于2022年上半年销售表现逊于管理层预期。主要由于中国部分城市的疫情防控措施及全球芯片短缺阻碍生产销售所致。”
疫情席卷全球,一个是本土车企老大哥——上汽,一个是中国品牌销量冠军——吉利,上半年均表现欠佳。然而,另一家地方国企——广汽集团表现惊艳全行业。
广汽集团(601238.SH)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6.89亿元,同比增长4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7.51亿元,同比增长32.61%。”
作为整车制造企业,广汽集团营收攀升自然来自销量贡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共销售整车114.99万辆,同比增长12.02%。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29万辆,同比增长91.08%。”
对于上半年惊艳行业的骄人业绩,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财报致辞中毫不吝惜溢美之词,他指出:“面对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本集团心无旁骛、只争朝夕,全力保供稳供、补产增产,在全体员工众志成城、 不懈努力下,本集团产销实现逆势大幅增长,产品结构、品牌价值、营销体系、以及经营管理和研发制造能力均得到显著优化提升。”
在行业两位老大哥都折戟的上半年,广汽取得令业界瞩目的成绩,非常值得同业者学习。
利润质量欠佳
今年上半年,尽管广汽集团营收、利润双大涨,但手头的现金水平提升并不明显。
广汽财报显示:“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合计245.54亿元,较期初(240.35亿元)增加5.19亿元。”
同期,吉利财报显示:“本集团于2022年6月底总现金水平达到人民币378亿元,同比增长35%。手头净现金额增加至人民币220亿元(6个月前该项指标为208亿元)。此外,6月底应收票据净额达人民币35亿元,必要时本集团可透过向银行贴现营收票据获得额外现金储备。”
虽然上半年广汽的现金增量低于吉利,但也有增加。所以说“广汽盈利不见钱”并不严谨。严格意义来讲,应该是广汽上半年利润增速很高,但同期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并且,查阅该公司历年财报发现,广汽连续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
财报显示:“2018年~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7.83亿元、-33.66亿元、-63.66亿元、-75.71亿元和-54.10亿元。”
此时,或许多数人会提出一个不专业的问题:既然经营性现金流为负,那么企业利润从何而来?
专业的财务人员一般会回答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确认利润和收到现金不是同期的……”诚然,这种情况在一般企业中普遍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广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五年为负值,这就不一般了。
并且,该公司财报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栏反映出,上半年广汽利润的主要构成是投资收益。同时,通过查阅财报发现:“上半年,广汽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84.17亿元,与同期(63.25亿元)相比增长33.1%。”
作为整车制造企业,广汽的主营业务不是投资,因而计算经营性现金流要将投资收益从利润中剥离。那么广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直接原因应该是该公司毛利率在逐年下降。
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合计毛利率4.49%,同比减少0.22 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毛利率2.90%,同比减少0.83 个百分点。”同期,吉利毛利率即使下降了2.6个百分点仍为14.6%,二者差距可见一斑。
专业人士指出:“仅从财务指标看,广汽集团现金流情况在2017年以后持续下降,且经营利润现金含量不高,表明经营利润的质量存在问题。”
站在汽车产业发展角度审视,当前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成本型产业(即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特征越来越明显,广汽传祺发力新能源汽车打造埃安品牌,已经进行了并且仍需进行巨大投入,这或是导致该公司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原因。
虽然上半年广汽营收、利润双增长的业绩惊艳了全行业,但现金流吃紧的状态如果继续下去,或将对公司的经营稳定性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