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刺激+厂家优惠双重利好下,7月轿车需求向高价位车型倾斜。同期,低端轿车需求爆发,市场结构畸形发展势头凸显,中端市场正被割裂,后续情况或将进一步恶化。
排名第一
7月份的乘用车大盘中,轿车排名第一,销量、增速均力压SUV。
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13.4万辆,同比增长40.8%。其中,轿车销量为103.4万辆,同比增长43.7%;SUV销量为101.7万辆,同比增长42.2%;MPV销量为8.3万辆,同比增长2.2%。
轿车高增长的背后,出现消费能力大幅上涨、消费水平小幅下降的局面。来自北京正则大成的统计分析显示,今年7月全国轿车市场规模为1807.2亿元,同比增幅42.1%。正则轿车市场规模指数为1939.2点,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74.3点,表明消费能力大幅上涨。7月轿车市场销售平均价达到17.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万元,正则轿车价格指数为116.0点,较去年同期下降1.0点,表明消费水平小幅下降。
从细分市场看,22万元以上高端车,11万~21万元中端车,以及10万元以下低端车需求同时爆发,推动了7月轿车市场规模扩张。同时,低端车的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轿车市场销售平均价。
据统计,7月高端轿车销量为29.1万辆,同比增长37.3%。中端轿车销量为47.7万辆,同比增长52.2%;低端轿车销量为26.2万辆,同比增长35.3%。
很明显,7月中端轿车增速高于高端、低端轿车。这与中端乘用车增速下降,高端、低端乘用车增速大涨截然不同,原因何在?
深层剖析
7月中端乘用车增速较低,原因是9万~14万元市场需求相对不足拖了增长后腿。同样,中端轿车销量高增长的背后,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分化。
最直观的表现是,原本需求量最小的18万~21万元高端高价轿车7月销量暴涨,增速、增量都排名第一;需求量相对较大的14万~17万元中端中价轿车增速也颇为惊人,唯独需求量最大的11万~13万元中端低价轿车,增速、增量都排在该细分市场末尾。
统计显示,7月高端高价轿车销量为10.0万辆,同比大涨162.8%,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增长6.2万辆;中端中价轿车销量为15.3万辆,同比增长51.8%,销量增长5.2万辆;中端低价轿车销量为22.4万辆,同比增长仅为28.4%,销量增长4.9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轿车需求同样出现结构性分化。统计显示,7月26万元以上高端高价轿车销量为12.9万辆,同比增长20.4%;22万~25万元高端低价轿车销量为16.2万辆,同比大涨54.4%。
通过对轿车市场细分研究,我们发现:中端高价轿车需求大爆发,中端中价轿车需求跟随上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端低价轿车需求相对不足的事实,造成了中端轿车整体增速大于高端车、低端车的假象。
市场正被割裂
按常理判断,中端中价轿车、中端高价轿车,以及高端低价轿车这三个相邻的细分市场销量显著上涨,这是轿车消费升级的表现。
然而,处于下层的中端低价轿车需求相对不足,甚至更底层的7万~10万元低端高价轿车需求降速非常严重,应该引起行业充分重视。
据统计,7月低端高价轿车销量为16.6万辆,同比增幅17.8%。客观讲,17.8%的增速放在7月——这个传统淡季是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在购置税减半和企业降价的双重刺激下,低端高价轿车(增幅17.8%)和高端低价轿车(增幅28.4%)增长速度在所有细分市场中排名是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充分表明上述消费群体的购车欲望非常低。
换个角度审视,低端高价车增长乏力,也可以看作是被更便宜的6万元以下的低端低价车分流了。据统计,7月低端低价车销量为9.6万辆,同比增幅高达82.0%。
显然,在国家补贴和企业优惠的双重推动下,从宏观数据反映出,部分高收入群体降级向下消费,带动高端低价车销量增长;或是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中端收入群体消费升级,推动中端高价车销量大涨;同时,低收入群体更倾向于购买6万元以下的低价车,促进了低端低价车市场销量爆发。
整体看,7月轿车数据反映出的局部问题与乘用车大盘一致。表面看来,7万~13万元的市场被分流了,轿车消费结构出现畸形发展苗头,中端市场正在被割裂。深层次原因是,中端收入偏低的消费群体需求严重不足,即使被真金白银补贴也难以激发购买兴趣。侧面反映出,中端消费群体需求收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所以我们不要被补贴下的车市整体高增长所迷惑。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