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时间:2017-11-03    管学军

今年出炉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中国、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然而,有专家却称:“智能网联技术本身并不难,而难点在于很多问题大家没有想清楚!”

10月24日,在第19届亚太汽车工程年会与2017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多位专家就“智能出行发展的瓶颈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美好的未来与现实的挑战

尽管智能出行的愿望非常美好,但智能网联汽车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面临着巨大挑战。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广汽集团研究院院长王秋景

广汽集团研究院院长王秋景,为参会者描绘了一幅未来出行的美好场景。“2030年以后,人、车、路将通过智能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王秋景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进步,到了2030年,互联网+无人驾驶汽车,把人、车、路连接在一起,那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世界。”

当大家还沉浸在王秋景描绘的美好未来中,主持人——清华大学汽车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开始发问:“既然智能网联汽车将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那么智能出行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清华大学汽车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面对主持人的“发难”,王秋景略为沉吟后回答道:“智能网联技术本身可能并不是最大的难点,智能出行的难点在于很多问题大家没有想清楚!”

王秋景所说的“很多问题大家没有想清楚”意思是,智能出行没有信息产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等等支撑,汽车产业自己玩不转。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

对此,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作了补充,他表示:“未来,智能出行的难点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还达不到让客户放心上路驾驶的水平,我们主机厂还得一步一步努力进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不能独立存在,必须跟周围的环境,跟智能交通密切关联。如果智能交通没有协同发展,汽车产业自身是玩不转的。尽管我们国家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非常好的条件。但是,汽车跟其他相关产业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还做不到协同发展。”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前任主席保罗·马斯卡纳

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国外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吗?英国专家、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前任主席保罗·马斯卡纳表示:“发展智能出行的范畴太大了,我们需要一个大环境,需要汽车、互联网、能源、社会和全世界的合作。”

据了解,保罗·马斯卡纳几年前曾经是福特汽车的首席技术官,现在福特热卖的不少产品就是他当年主导开发的。如今,作为技术专家,他跟很多高科技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层面讲,我发现无论是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企业,技术路线都比较相似。大家经过共同努力,从技术上最终实现无人驾驶不成问题。” 保罗·马斯卡纳说:“但是,智能出行却不是主机厂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大环境,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协作才能实现。”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对于普通消费者非常憧憬的智能出行,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那么,在顶层设计滞后的情况下,主机厂该如何发展?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

谈到顶层设计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表示:“解决智能出行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问题,包含标准、规则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90年代后期,我们国家大力建设高速公路,于是带动了汽车的普及。现在提倡智能出行,首先要‘修建’信息化的,能够让智能汽车运行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中包含高精地图、数据处理、信息安全、信息隐私等等。这种顶层设计是发展智能汽车必不可少的。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这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对于主机厂未来的发展方向,李骏同样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对于主机厂来说不仅是技术的问题,还是知识的问题。回顾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机械到机电一体化,到信息物理融合,到电动化,到人工智能,甚至未来进入氢时代……从知识方面来讲,这些对于主机厂都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主机厂找不到相关的知识,那就谈不上技术升级。没有技术就开发不出来产品。从这一点来说,尽快识别自己缺乏的知识,建立新的研发体系,提升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能力,是主机厂的当务之急。”李骏的建议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作为主机厂的研发主责人,王秋景表示:“无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智能出行是未来的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有支持我们要做,没有支持我们也要做。对于主机厂来说,首先要攻克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技术难关。当道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或者是半自动驾驶汽车多起来以后,相信相关的规则和制度也就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了。”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

尽管目前智能汽车还处于辅助驾驶阶段,离终极目标——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程。但是,“完全自动驾驶有没有必要?”赵福全把这个尖锐的问题“抛”给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

李骏回答道:“关于完全自动驾驶的问题,不光要看技术,更要看市场需求。在特殊环境下,比如中国进入到老龄社会之后,由于老年人驾车出行困难,所以对完全自动驾驶的车是有需求的,市场有需求就会出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但前提是消费者要买得起才行。”

智能出行难在哪儿?赵福全的总结很到位:“未来,智能出行将成为一个立体的多环节的网状产业,既有技术更有生态,单纯的技术进步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未来汽车产业的问题,某一个企业解决不了,某一个国家也解决不了,要从标准、商业模式、合作的角度展开多方面的工作。”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