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全新一代宝骏730在三亚上市,厂家称,该车将延续之前大卖的势头。其实,宝骏的技术绝算不得领先,但凭什么大卖?
今天SUV在中国大卖,MPV也有不错的涨势(尽管今年暂时情况欠佳),为什么?原因是产品适合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无论SUV还是MPV,都是二战后诞生的新产品,与他们的祖先轿车在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差别,但外观和功能却大不相同。
SUV的诞生,源自于设计师发现人们既需要二战中的神车——Jeep的越野性能,又需要轿车的舒适性。于是,设计师将轿车和Jeep的基因进行了嫁接,产生了具有杂交优势的SUV,并在市场上一炮打红,一发不可收的势头仍在延续。MPV也是如是,设计师将轿车加长,并将后排座椅设计得灵活性较强,把车变成一个私家的可移动空间。总之,新产品的诞生不仅是科技进步,更是源自于消费者的需求。宝骏730也是如此。
五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微车王,当微面市场出现萎缩时,他们敏锐地发现中国的汽车消费正在悄然升级。人们需要比微面更体面的车,功能上更像MPV。于是,宝骏730在2014年7月诞生,成功开辟了“7座家用车”的蓝海市场,不到3年的时间,累计收获用户超过86万、月均销售2.79万辆的好成绩,成为家用MPV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实际上,业界对宝骏730的评价并不一样。虽然销售业绩表明,宝骏730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有技术人类士认为,宝骏730的技术水平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比微面大点,靠上了MPV的概念而已。销售界人士认为,宝骏730的成功,更多是因为五菱在销售微车时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是这张网帮了五菱的忙,让730这款并不起眼的车成了精。然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宝骏730是五菱深谙微车客户消费升级的需求,进而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一款新车。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佬级的厂家能够开发出可以比肩合资的车型,却无法找到蓝海的原因——他们的思想已经沦入前任产品开发的窠臼,满眼都是标准、指标、新技术,却忘记了产品的初衷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忘记了如何去倾听。
全新一代宝骏730自有其不同于上一代车的开发理念,在五菱看来,“二孩政策”的放开成就了越来越多的“2+2+2”家庭;新中产阶级崛起,80、90后成为购车主力,他们对于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五菱再次顺应市场发展,今年1月21日全新宝骏730正式上市,定位“家庭第二代车”,产品力全面升级。从目前的市场看来,全新一代宝骏730仍然生活在蓝海之中,从经典版宝骏730到全新宝骏730,从7座家用车到家庭第二代车,可以说宝骏730同样完成了一次升级换代。因此依然会大卖。
事实上,技术类人士和销售界人士的看法不无道理,但他们所忽视的是五菱针对消费需求进行的有效研发。就市场而言,中国幅员960万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正处于消费升级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汽车市场既有与国外成熟市场相同的消费需求,也有不同于国外的新需求,这就为中国汽车人展开一个比前辈们广阔的空间,一个更需要创新、更能包容的创新的空间。宝骏730的成功真不是尖端技术应用的成功,而是倾听最基层客户需求的、接地气能力的研发能力展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接地气的产品也为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盈利空间,经销商焉有不倾力推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