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弓余评车:比亚迪当前最需要的是整风运动

时间:2025-03-17  汽车商务网  弓余评车

    比亚迪汽车已经进入世界前10。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在2-3年之内可以进入世界前5,5年左右应该可以进到世界前3。如果发展的好,甚至不排除产销量世界第一。因为其背后有庞大的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占全球1/3的市场,全球南方市场,也是一个占1/3的广阔的市场。欧美市场也不过占全球1/3的市场,如果比亚迪在2/3的市场取得领先,相信在全球排名也会在前列。在这种为国争光的形势下,我觉得有必要给比亚迪泼一瓢凉水,希望它冷静冷静。

QQ20250317-060220.jpg

目前我看到的比亚迪汽车有几个问题:

第一,骄娇二气盛行。也许是前20年的被压迫,被挤压,被打压,产值不高,销量不多,利润微薄。到如今突然爆发式增长,其中的管理层有点飘飘然,不知东西。对基层员工的管理有些粗暴,基层员工的待遇也是容易引发的问题点。

第二,在商业手段的使用上也显武断。比如猛然降价好几万,对老客户的背刺,这是比亚迪一直如鲠在喉的问题。比亚迪由于这几年的技术大爆发,每一代产品都对前一代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前面买车的车主必然感到非常的难受,如何安慰?他们的情绪是比亚迪需要认真考虑,而不能不闻不问,毕竟比亚迪的崛起正是靠这些忠实的客户,从买F3 DM 开始就一直在支持比亚迪。我甚至有个建议,建议比亚迪在全国寻找目前还是F3 DM的一手车主,可以让他们半价或者是终身保修的优惠条件换购秦汉等目前的比亚迪产品。因为这是比亚迪能够生存下来的最基础的力量。

当然还有深圳的出租车司机,没有那一批出租车司机使用的电动车,就没有比亚迪新能源的今天。所以任何时候比亚迪都应该脑袋清醒,不能狂热。

第三,对供应商的降价要求。我看完那张冷冰冰的通知也感觉不舒服。其实我们也知道每年对供应商的降价的要求是所有车企都在做的事儿,这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那种冷冷冰冰的高高在上的语言给人感觉傲气无比,这说明什么?说明比亚迪的中高层的管理者现在飘飘然,之所以飘飘然,是因为前十几年二十年的压抑的总爆发,三十年的媳妇熬成了婆。我们一定要有冷静的思考,冷静的认识,千万不能飘。

第四,海外用工问题。当然仅仅是传回来的一两条消息之后,再也没有了。但正是因为没有这些情况,我更替比亚迪担心,因为你压住了国内的声音,其实对海外市场无任何裨益。在海外市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面临国际舆论的强大攻势,我们对国际舆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我国在海外舆论市场是弱势,而欧美的舆论不能说统治全球,也基本上是强势覆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海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用放大镜放大。在强敌环视下,我们有一点点的越位,一点点的违规,一点点的违纪。当然了,违法更不用说,那么我们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因为在国外没有国内这样的营运环境。说到这我要延伸一下,其实我们国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运行是无比幸福的,我们总是说政府干预等等,其实我们知道只要是有一定实力、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在我们国家都是被保驾护航的,开除工人轻轻松松,强制加班轻轻松松,扣押工资轻轻松松,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农民工拿不到工资?我们国家有些企业主比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还资本家,亚马逊的几十万快递员是正式职工,我们的快递员有多少是公司员工?好像只有刘强东称京东的快递员为兄弟。

当然这跟比亚迪没关系,我只是说如果我们在国内的这种环境中,还不是那么的合规合法。到了国外,未来的风险一定很大。在今天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因为我们如果仅仅是去卖几部车,几十部车,问题不大,而一旦我们在当地建厂,在当地生产,在当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这种风险就会被放大,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在运营中需要合规合法,还要合情,赢得当地人民的支持,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行稳致远。

比亚迪现在不断推出技术更新,油电同价也好,天神之眼也好,油电同时也好,E三方、E四方,等等,我认为这都是比亚迪技术勃发的结果。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以王传福为首的高管层更应该从上至下做一次整风运动,我希望比亚迪认真看看当年我党在西柏坡所进行的整风运动,他们对进入全国接管城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进城赶考。

比亚迪现在面临的最大考试就是进入全球市场,我相信未来的比亚迪如果成为世界前三甚至前一,一定是40%左右的国内市场,60%左右的全球市场,否则达不到全球第一。所谓的整风运动,就是让全体干部都认识到流程再造的重要。所谓的流程,我的理解是任何一件事都有规范,都有模板,都有预案。比如涨价,一定要把降价的前后可能发生的事儿,在预案中有一个模板,对老客户怎么补偿怎么安慰,都应该是预案中应有之题,而不是每一次出现每一次都是手忙脚乱。对于对供应商的降价要求,这是每年都出现的也是很正常的方式,那么这篇通告怎么写?怎么让供应商取得共情,取得理解,都是我们要细细去研究的。作为采购经理,你一年的工作做得再好,如果这篇通告写的很差,也是不及格的,业务能力的不及格。你要想让全国甚至全球的供应商都要理解你的苦衷,能够和你共情,能够和你分担风险,分担压力,这才是一篇成功的通告。至于对国内员工,对海外员工,甚至对海外的媒体等等的,方方面面。比亚迪都要沉下心来,针对各个方面做各种预案研究事先设定,因为从今年起,比亚迪就不是游击队了,是正规军,正规军的打法和游击队一定是不一样的,需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去研究战法,去研究部队的管理,去研究各种各样的预案,如果没有这些,我会替比亚迪担心,因为我们在全球市场未来将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甚至陷阱、暴击,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甚至需要引进第三方提供解决思路。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建厂的国家政权出现不稳定,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如果爆发了政权危机,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如果爆发了企业的品控危机,我们又有什么应对措施?甚至,用户不当操作,带来人命问题,却被舆论引导到产品问题,我们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比亚迪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总之在今天,比亚迪面临着身份的转换:即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变,从跟随向领先的转变,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摸索前进,摸索形成规范,这就是我对比亚迪的希望。

也许有人会说,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国内车企出口也是全球第一,奇瑞甚至接近百万,也没有你说的危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目前我国出口的汽车,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是百年来各家企业遇到的问题。所以有许多前车之鉴。而比亚迪出口的和当地生产的全部是新能源汽车,注定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