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业界新闻

汽车观察:资本寒冬 他们逆向而行

时间:2022-12-23    贾卫中

20221223_045838_000.jpg

2022年,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股价跳水、估值缩水、业务收缩、不断裁员……多数人认为,自动驾驶行业进入了寒冬期。

然而,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汽车创新峰会——再谈软件定义汽车”主题论坛上(下称“论坛”),部分厂商表达了不同看法。

资本寒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自动驾驶进入寒冬迹象明显’ 成为圈内外人士的共识。”

为了证实上述观点,《每日经济新闻》举例称:“今年以来,先是特斯拉被曝裁掉自动驾驶(Autopilot)团队数百名员工。10月,背靠福特、大众两大造车巨头的L4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宣布解散。11月初,小马智行也被传大幅裁员。”

20221223_045838_001.jpg

除了列举具体实例之外,《每日经济新闻》还从宏观方面对比了最近两年自动驾驶融资情况。该媒体称:“根据睿兽分析的数据统计,整个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达到了112起,融资金额高达387亿元。但今年1月~10月,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只有67起,融资金额也只有143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融资起数和融资金额分别下降了约32%和61%。”

对于“自动驾驶进入资本寒冬”的原因,《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之后给出的解释是:“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商业化等问题,单车自动驾驶汽车尚停留在L2+级,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仍需较长时间,并且当前全球资金在流动性缩紧,资本投资意愿显著下降。”

是“资本寒冬”?还是正常波动?

尽管“自动驾驶进入寒冬迹象明显”似乎成为行业共识,但有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是正常波动。

论坛上,轻舟智航创始人CEO于骞表示:“一个行业发展本身就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对于投资来讲,本身就有波峰波谷期。轻舟智航是2019年初成立的,当时处在行业的低潮期。所以今年的情况我们是经历过的。”

部分资本之所以会选择退出,原因是实现L4级自动驾驶难度很高。于骞分析称:“我们知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周期会非常长,技术难度非常大。尤其是L4级的Robotaxi很大程度上不是成本问题,而是能不能真正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问题。为了最后的1%甚至0.1%的完全无人驾驶,进行高投入是不是值得的问题。”

20221223_045838_002.jpg

在于骞看来,与其对不确定的L4级自动驾驶进行高投入,不如把L2的场景更加丰富起来。

技术和商业化并重,是自动驾驶行业度过波谷期的做法。于骞提出:“我们成立于2019年的行业低谷期,始终坚持技术和商业化并重,通过完成一个小的商业闭环继而实现更大的商业闭环,通过这种 ‘以战养战’的方式,不断实现自动驾驶的普及化。如果把完全自动驾驶作为终极目标,我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一步一步实现它,而这个方法就是注重技术和商业化平衡。”

于骞之所以把目前的资本寒冬看作阶段性的波谷期,原因是在他看来,中国的智能化大潮波澜壮阔,自动驾驶今后一定会迅猛发展。

他提出:“软件定义汽车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软件的价值在整车的占比会越来越高,从早年的5%左右未来可能会提升到40%~50%。”

产业资本逆向而行

所谓资本寒冬,说到底是处于创业阶段的部分自动驾驶公司募资困难。然而,当部分风投选择退出汽车行业的时候,产业资本却在逆向而行。

论坛上,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谈了近几年的投资心得:“从2019年到2021年,广汽资本围绕两条线在做投资。一是通过投资支持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发展。2019年开始,新能源车的占有率不到5%,然后迅速进入到家庭,占有率迅速上升至20%,今年后几个月达到30%。我们一直坚信,中国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所以,我们找到广汽的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在他很小的时候支持它。二是在广汽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尤其是在研发上的短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资本的纽带把它补齐,这两个战略成为了广汽资本前两年的主要投资方向。”

20221223_045838_003.jpg

疫情三年中,广汽资本是比较活跃的投资机构,2023年它还将延续积极的风格。袁锋表示:“我们的投资理念是专注于产业痛点。芯片国产化肯定是很重要的点,因为目前芯片国产化率非常低,还不到5%。所以芯片国产化是整个广汽集团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以及应对智能电动化,提升创新技术的角度需要解决的一个大课题。第二,新能源汽车占有率马上就超过30%了,这对公共充电设施是巨大考验,我们在思考如何把充电换电、储能结合在一起做好整体能源布局。第三,我们在思考把元宇宙概念加入到智能座舱中,这将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20221223_045838_004.jpg

尽管无论宏观数据还是微观企业表现,公开市场似乎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趣都有所降低,但正如于骞所说:“现在所谓的资本寒潮只是行业的调整期,自动驾驶行业整体仍然处于迅猛发展的过程,我并不认为现在处于寒潮期。”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