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披露的一份律师函显示,50位车主认为高合存在虚假宣传,并据此提出三倍赔偿要求。而高合迅速在网上回复称,矛盾出在双方对问题理解上的差误。很显然,高合这是想私下了结,避免打到法庭上去。问题在于,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偏偏在高合翻车了?这点或许当初高合的创始人丁磊先生并未预料到,而且更大的问题或许还在后面。
丁磊不愧为汽车行业的专家,一上手就将高合定位于最高端的电动车。因为他深知,汽车行业只有两条路好走,一条是小批量高利润率,一条是大规模低利润率、高利润额。丁磊选择了前者。很遗憾,这很可能是丁磊走错的一步棋。
当前汽车行业的变化之所以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原因在于,这次变革表现为人工智能+汽车,实际上是由汽车和人工智能系统所产生的大数据带来的盈利模式的变革。当基于这种变革去审视丁磊的选择,问题就来了——高合一年卖出多少辆车?这点数据够干什么的?换言之,高合的模式符合这场变革的趋势吗?
显然,丁磊选择了豪华车路线,先不说这条路是否符合当下的趋势,就说豪华车从物质上需要做到无所不用其极,此所谓:奢侈,否则就别谈豪华。基于这种观点,用户要买的是英国之宝品牌音响,你别说业界通常的做法是什么;用户需要的是全车的半苯胺内饰,你别说用户理解有差误;标称97度电,在车主看来给107度才配得上豪华二字,可用户说新车上只有94.5度电。也许,这些在非豪华品牌上就不是事,但在豪华品牌就成了事了,因为价格越高,人们的要求就越苛刻,况且这已经违背了奢侈的定义。
就企业的发展路径而言,或许蔚来汽车做得比高合更好一些,即从高端入手,品牌在高端市场站稳后,逐渐向低端市场下冲,从而达成规模效益。而从高合的动作看,丁磊似乎没想走这条路,也许是还没到向媒体透露的时机?如果始终保持在高端市场,就是不走规模化道路,那么高合需要一个强大的品牌为产品做背书。
的确,是有人会为品牌、品牌的价值观买单,比如林肯品牌,林肯这个人就是美国价值观的符号。因此,买林肯的人或许最看中的不是车的配置,而是品牌内涵。但高合品牌的slogan是什么?
我们从网上检索到的:高合最新的品牌slogan“喜欢创造·Live to Create”。“喜欢创造”可以适用任何人,可以是田间的老农,可以是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其精神内涵是什么?传播的价值观是什么?和比亚迪的“build your dreams”相比,或者再和蔚来汽车的 “Blue Sky Coming”相比,哪个更具感召力一目了然,更不用说和奔驰的“The Best or Nothing”比了。
难怪网友评价高合说,就是堆配置。当然,丁磊对此绝不认可网友的评价。换言之,那些有钱的、对配置很在意,但对品牌价值观无所谓的人,或许是高合的车主。相信丁磊先生并未想到,因此可能招致看似不相关的争议和麻烦。
slogan是什么?是老总内心向往的表达,王传福和李斌进入汽车制造业的时间不同、背景不同,所发布的slogan的内涵就完全不同,感召力不同,所聚拢的消费者更不相同。我们把企业的运营模式和slogan一并放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谁成、谁败还用看财务报表吗?
作为企业管理,丁磊先生无疑是一把好手,但做企业和做管理并不是一个层面的事,但在风口的驱动下,起飞的高合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而当风停的时候问题就一个个冒了出来……
我们关注着高合如何处理和用户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品牌冲击高端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一周来最值得关注的大事。因此,我们选择丁磊先生为本期一周新闻人物。